我的姥爷曾是一名警察,如今退休在家,却成了我们家最热闹的 “老顽童”。他身上既有老警察的认真劲儿,又藏着满满的童心,每天都能给我们带来好多欢乐。
姥爷今年六十五岁,头发已经悄悄染上了白霜,但那双眼睛依旧特别亮,像鹰一样锐利。他总得意地拍着胸脯说:“这是当年当警察练出的‘火眼金睛’!” 现在这双眼睛不用来抓坏人,反倒成了 “侦查神器”—— 我藏在抽屉里的零食、哥哥偷偷藏起来的手机,总能被他一眼找到,让我们想 “耍赖” 都没机会。
每天放学,姥爷都会准时在小区门口等我。可他从不像别的爷爷奶奶那样安静站着,总爱躲在大树后面 “埋伏”。等我蹦蹦跳跳走近,他突然跳出来,板着脸一本正经地喊:“站住!警察例行检查!” 接着非要翻开我的书包,假装严肃地找 “违禁品”—— 其实就是妈妈不让我吃的糖果、饼干。每次找到,他还会故意叹口气:“哎呀,又查获‘赃物’了,只好我‘帮忙’吃掉咯!” 逗得我哈哈大笑。
姥爷最爱带我去小河边钓鱼。坐在树荫下,他一边盯着水面上的鱼漂,一边给我讲当年破案的故事:怎么悄悄跟踪嫌疑人,怎么在审讯时找出坏人的破绽。讲得正起劲,鱼竿突然往下一沉,姥爷 “嗖” 地一下站起来,动作快得根本不像年过六旬的老人。“上钩了!” 他眼睛闪闪发亮,握着鱼竿的手稳稳的,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成功抓到坏人的时刻。
别看姥爷整天陪着我们疯玩,他教我的 “正经事” 可不少。他会手把手教我系不容易散的鞋带,教我按科目整理书包最整齐,还会让我站在他面前,纠正我的站姿:“挺胸抬头,像个小警察一样,做人就要堂堂正正!”
这就是我的姥爷,退休了还带着警察的 “职业病”,却又像个孩子一样爱闹爱笑。有这样的 “老顽童” 姥爷,我的童年里满是甜甜的回忆。
(指导教师:费艳春)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