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探析 ——浅谈“长文短教”

2021-08-20 11:01 发布

暂无内容  0年级 / 张志清 5515 0 0

摘要: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是重点学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门学科的语言魅力,必须注重阅读方法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抓住全文的神经中枢进行长文短教,这样不仅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而且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找到路子,找到方法,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语文学科】  【阅读方法】 【长文短教】  【文眼】  【文章重点】  【突破难点】 【教学法 】

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重点学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门学科的语言魅力,是当今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伴随着课改的新潮,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学校亟待处理的重要性问题,所以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法宝。
针对小学语文有些较长课文虽然内容丰富,学生爱读,但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我觉得要抑制这个弊端,就要对教学内容要敢于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对确定的重点教学内容要从全部内容入手,精心设计教法引疏导学生精读细研,努力开辟思路,非重点内容以读代讲快节奏略过,这样不但做到了“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一、抓住课文的题目,即抓住文眼
   教学中我们见到的许多课文题目,往往就是全文中心的体现,看到了文章的题目要学会抓住中心文眼,窥探文章的主旨。学生读文章,首先看到的是文章题目,看题目就知道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纲领,这样老师就可以熟练驾驭教材,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也就能准确地把握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们小学阶段的《老人与海鸥》一课,看到课文的题目,我们就可以想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课文结构非常清晰,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写老人对海鸥的爱,后一部分自然会想到海鸥对老人令人震撼的情感。教学时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抓住课文主线分成两部分,用两课时进行教学,思路就清晰,学生学起来清楚明白。这样使文章脉络清晰,容易理解,使长课文变短,体现了“长文短读”,完成教学任务,解决了重难点。
二、读全文抓重点段,找突破点
   学习一篇文章,无论它的篇幅多长,都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一旦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也就找到了文章的突破点,也就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通过文眼找到重点内容,来找到教学的突破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这样的例句,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这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也是重点句。教师要抓住中心句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中心句的作用远不止概括主要内容,他还能体现课文的结构,反映中心思想,以及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主要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以化繁为简,使课堂教学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更快捷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理清文章脉络,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说,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想整体把握教材就得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感情。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以前的人教版教材是在六年级才学的课文,新教材改革之后,这篇童话故事编在了部编版的三年级上册,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这么长的文章要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就必须长话短说,必须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讲述,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文章中先写了小女孩在下着雪的大年夜卖火柴,突出小女孩又冷又饿的境遇;接着又写小女孩在冷极了的无奈情况之下,擦燃火柴后所看到的幻想,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情景,也就是小女孩所渴望得到的、期盼的,急需要得到的。文章分为三部分来讲,三部分相比,小女孩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想,这一段应视为重点,这段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借着火柴的亮光,她的眼前出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还有疼爱她的奶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幻觉呢?因为它太冷、太饿、太痛苦了想得到温暖,想得到食物,想得到欢乐,想得到家人的疼爱,但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在这个世界里,她只有寒冷、饥饿、痛苦,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造成了贫富极度悬殊,带给穷苦人民的无限灾难。
   在整体把握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情感文章的侧重点放在小女孩的幻想与现实生活的对比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讨论,体会朗读时的情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那个社会的贫富悬殊,唤起小学生对小女孩的深深同情感受,小女孩此时的凄惨,达到理解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社会根源。
四、注重教学法,促进学生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课文及各段落的结构及语言表达方式基本一致,课文篇幅又比较长。如果像平时一样,每段必读必讲,时间是不允许的,而且教学显的平淡,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教师集中精力指导学生学习一段教给学习方法,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前三段表达手法相似,都运用了感叹、事例、反问,要学的重点就可以放在“告别大娘”这一段落上。
   首先组织阅读弄清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是依照什么顺序写的,探讨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感人的事迹,领会中朝人民之间情比山高,比海深的真实情谊;然后引导学生,怀着对朝鲜大娘深深的敬意,带着悲痛的情感朗诵课文。在这段精读的基础上,总结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读“告别小金花”、“告别大嫂”这两段。这样举一反三,既减少了重复讲述,又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逐渐从“学会”过渡到“会学”。
   总之,在教学长课文的时候,我们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长课文只要找准切入点就能抓住全文的神经中枢。“长文短教”,教的时候压缩了,相应的学生学的时候就增加了,他们在阅读时就有时间进行感受,进行理解,进而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是幸福的。
这是我在多年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理解和点滴实践经验。我相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多读好文章,多去了解文章的内容,做文明的读书人,用学到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感悟长文章的表达思想意境,体会文章的内涵所在。
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提升,让语文教学成为快乐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杨明生
【2】 《浅谈小学语文“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郝佳
【3】 《“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肖仲霞
【4】 《小学语文教学中“长文短教”的思考》——林剑军  梁雪飞
【5】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取舍》——徐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