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面的观感

2021-12-21 21:36 发布

乌海市第一中学  11年级 / 武泽琦 1345 0 0
另一面的观感
乌海市第一中学11年级517班 武泽琦

         早春时,树丛里零星的几朵迎春花挂着露水;晚秋时,路边孤傲的蔷薇散发着清香,我想这是十分引人注意的美。而每日饭桌上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林间葳蕤常绿的那棵小树却从未被人形容成“美”。这仅是因为在接触实用的事物时,我们自然而然地关闭了美的观感。
         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明月清风不只出现在精心雕琢、过分修饰的琉璃瓦上,也会在阳光沐浴下的一株草中。
         我们太过习惯上书法课时必备的笔墨纸砚,却对其儒雅温润的气质与千年来蕴含着文人智慧的美视而不见;我们太过习惯妈妈在灶台边、书桌前、市场里忙碌的身影,却对她曾在花海中笑靥盈盈与年轻时挺立亭亭的美一无所知;我们太过习惯瓶罐里蜷缩皱曲的茶叶,却对它浸泡在水中舒展的姿态与春天般清澈的气息熟视无睹......太过平常,太过实用,这隐藏了许多美,我们需要改变,重新开启我们对事物的另一面的观感。
         兰草桂花之美,有“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丹橘是美的,有“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绿竹藤萝是美的,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桑树春草是美的,有“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林清玄曾感:在每一寸的时光中都有欢喜,在每个地方都有禅悦。的确,我们就应该如此,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静心倾耳听,万赖俱寂亦是韵。
         我又想起姥爷家那棵藤蔓已经爬满架子的葡萄树,幼时只一心想着将一串熟透的葡萄塞入口中,吮吸甜津津的汁液,只记得以葡萄香味为代表的姥爷家的葡萄架,仅仅只是一个名词,一种味道;这两天去了久违的姥爷家,我被那棵葡萄树惊艳了,它的柔蔓在风中摇曳着,像是欢迎阔别已久的朋友,一串又一串晶莹的泛着别样光华的烟紫色葡萄睡在铺满绿叶的架子上,葡萄树的树藤,叶子上闪着光的脉络终于与儿时味蕾的期待融合汇集,形成了我独一无二、闪着光的核心记忆。
         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持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迁中,不论是生机盎然还是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美,都可以感受到事物的另一面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