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青少年写作能力测评七级优秀小作家名单

发布时间:2021-01-05 1065

第29届青少年写作能力测评七级优秀小作家名单(57名)

姓名学校班级测评语种奖项
(一级小作家2名)

于奥妮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初一(8)班汉语一级小作家

宋昱翔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0)班汉语一级小作家
(二级小作家7名)

孙浩然多伦县第二中学初一(5)班汉语二级小作家

毛家琦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1)班汉语二级小作家

蒋金株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初一(8)班汉语二级小作家

王明煜多伦县第四中学初一(6)班汉语二级小作家

李叙霆乌海市第二中学初一(14)班汉语二级小作家

金欢欢二连浩特市蒙古族中学初一(25)班蒙语二级小作家

刘涵钰多伦县第四中学初一(6)班汉语二级小作家
(三级小作家13名)

苏恩德日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六(3)班蒙语三级小作家

姚伊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0)班汉语三级小作家

张景博杭锦后旗西城小学六(3)班汉语三级小作家

哈雯博乌海市第二中学初一(3)班汉语三级小作家

陈俊霖乌兰浩特市第七中学初一(9)班汉语三级小作家

叶昊旻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秋实学校六(4)班汉语三级小作家

郝硕涵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4)班汉语三级小作家

祁钰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1)班汉语三级小作家

宋杜尔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六(2)班蒙语三级小作家

阿娜尔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六(3)班蒙语三级小作家

海穆尔泰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六(4)班蒙语三级小作家

彬德日雅苏尼特右旗蒙古族小学六(1)班蒙语三级小作家

郭欣蕊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0)班汉语三级小作家
(优秀小作家35名)

曹蕊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徐帆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0)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牛思宇多伦县第四中学初一(4)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黄韦迪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初一(12)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侯佳鑫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初一(3)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薛佳欣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武广耀多伦县第四中学初一(2)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辛乐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秋实学校六(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阿戈薷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六(1)班蒙语优秀小作家

林希龙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六(3)班蒙语优秀小作家

席可心乌兰浩特市第七中学初一(9)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高恩卓杭锦后旗奋斗小学五(6)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郎哈林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初一(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陈幸妤呼市玉泉区石东路小学南校区六(5)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柳佳玥杭锦后旗西城小学六(5)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奇嘉瑶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胡兰苏尼特右旗蒙古族小学六(1)班蒙语优秀小作家

张星月鄂托克旗蒙西阳光学校初一(3)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于子轩呼市赛罕区东风路小学学苑校区六(3)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闫素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青小学六(3)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那木罕苏尼特右旗蒙古族小学六(3)班蒙语优秀小作家

胡彦雪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新小学六(3)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武子皓呼市玉泉区石东路小学南校区六(6)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陈佳希五原县第五中学初一(1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宁泉语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前达门苏尼特右旗蒙古族小学六(3)班蒙语优秀小作家

高少涵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初一(1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郭震宇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0)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赵欣冉兴和县育才小学六(4)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芦瑞琪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张昊扬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孙嘉泽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朱敏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71)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李劲泽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青山小学五(4)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崔浩博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初一(2)班汉语优秀小作家
特别说明:
    因本届测评时间跨度较长,为公平起见,一等奖作品在本级别成绩排名前20的作品中重新复审确定。



【优秀作品展示】


心中的收藏  


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  7年级  8班  于奥妮


在那条小街的深处,有一间小屋,一位老人和满院的芬芳。

冬,要来了。我走在街上,身边是来来往往的行人,耳边是嘈杂的鸣笛声,不知不觉间我又来到了这条空无一人的小街。熟悉的景色让我好像又看见了那个满心抱怨的女孩闯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心底深处的魔盒好像在悄然开启。我走了进去,一步,两步,三步……我站在那扇陈旧的大门前。我用手轻抚着铁门上歪歪扭扭刻着的字——秘密花园。我恍然,推开了那扇尘封了多少回忆的大门。

凋零的花枝,枯萎的树木,这眼前的景象使魔盒停止了开启——这不是我记忆中的景象。我轻轻地走着,放慢了脚步,我后知后觉地发现,这是我下意识的动作。眼前出现的藤椅将我拉入了记忆的深处。

女孩坐在老人的面前,看着她用那双满是皱纹的手编织一个精致的小花环。女孩愣愣地看着,直到那个花环出现在了自己的头上。“哦,看来我的手艺没有退步么。”老人慈祥的面容落在了女孩眼中,女孩不语,老人也不恼,而是轻轻地起身,去打理她那满园子的花。暖阳照着那姿色各异的花,而花却衬出了老人的身影。直到老人来到一簇花苞前,女孩忽然开口问道:“那是什么花?”“这是玫瑰啊。”老人轻声地回答。“它什么时候开花?”“四月中下旬吧。”老人浇完花,又回到了藤椅上坐下。“我可以来看它吗?”“当然可以。”老人是这么回答的。从那以后,女孩每天都会来,她爱上了那还未盛开的玫瑰,不想错过它的每一点生长。有时老人在藤椅上小憩,她便轻手轻脚地溜进去。

终于有一天,玫瑰开了。那火红而艳丽的玫瑰花瓣,在阳光下是那么的耀眼。女孩看呆了,被它的美所迷惑了。但只过了两天,风雨大作,狂风暴雨摧残了这令人沉醉的美景。女孩满心都是失望,沉默的看着那一片残景。许久,她轻声说:“玫瑰原来是这么的柔弱啊。”突然间一双手搭在了她的肩上,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孩子,玫瑰并不柔弱。”女孩急着说:“可是你看它……”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可是它有刺啊。”女孩愣了,“这场风雨不算什么,它会再次盛开,它的锐刺是在保护自己啊,”老人的声音很轻,很柔,带着春风,“不久之后,你还会看到它们的身姿的。”女孩走了,她在门上刻上了四个字——秘密花园。

 我在一瞬间清醒,尘封的记忆都被打开,我跌跌撞撞地跑到了那曾种满玫瑰的一小片土地,那个魔盒被打开了,老人与玫瑰都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

我曾因失落来到这片“秘密花园”,善良的老人和那坚韧的玫瑰使我重回于正轨,这一刻我才明白,这是被我收藏在心中的温情,这是一份陌生而又温柔,艳丽而又坚韧的情感。我重新将它收藏于心中,让它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收藏。

心中的收藏,温柔而又美丽。


【点评】:

这篇作品题材鲜明、小街的深处,曾保留着一份陌生与温柔。于奥妮同学的这篇《心中的收藏》,以“故地重游——触发回忆——重新收藏”的叙述顺序,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关于成长与领悟的故事。

在结构方面,作者运用插叙的形式,在“设置悬念”与“展开谜底”之间,让读者有了更多的沉思空间。作者用清丽而细腻的散文式语言,以一种重新探寻的视角,让那份装着回忆的“魔盒”上的落尘一点一点自然剥落,在回忆里,失落的女孩,带刺的玫瑰,睿智的老人,仿佛就在身边,但那些回忆又是模糊的,和现实之间隔着一层薄雾,带给读者以别样的审美体验。

在思想内涵方面,作者以一种和解的姿态,让文章的情感基调趋于平和练达。秘密花园向来都带着“世外桃源”的属性,在某个人生的路口,懵懵懂懂闯入,待重新归来时,事随时迁,总归是惆怅多一些。花枝凋零,树木枯萎,玫瑰与老人都已经不在了,作者的“归来”,亦是带着一份对故地的留恋与伤怀。但在文章的最后,作者选择将这份“陌生而又温柔”“艳丽而又坚韧”的情感“重新收藏”,呼应了文章的主题,让这份回忆被轻轻拿起又被轻轻放下,掩卷犹有余味。

篇幅所限,在回忆与现实的过渡衔接部分如果再加一点设计,会让文章更加精致,另外,语言部分尚待进一步锤炼。但总的来看,《心中的收藏》是一篇优秀的作品。



最美的风景在秋日


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  7年级  270班  宋昱翔


秋,让人爱恋,是最美的风景。

秋天,是一首诗、一曲歌、一幅画……

秋日,总是被冠上悲伤之调,形容它的是落日、是黄花、是秋叶……思维好似被定格了,离别有秋风、思乡有秋雨、怀念有秋叶……这时,刘梦得跳出了圈子,大喊:“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引来一片目光。

那年刘梦得三十四岁,被贬到朗州,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我不知道他呼出这句诗时是否又是一心求异,不肯人云亦云,但我知道,我同意他这一说法——秋确实很美。它像一首歌带着美妙的鸣动,绕遍秋日,那是一首诉说轮回的歌啊!落叶归根,孕育新的生命;落红无情,化作来年春泥。这时,人们忙着秋收,候鸟忙着迁徙,庄稼地忙着做最后的冲刺,就连平日里最沉稳的树木,现在也忙着刻下一圈不规整的年轮。秋——繁忙,凋零伴着生机,是多美好的季节啊!这是高低音部的合奏!

并不是所有的“秋风萧瑟”都有“洪波涌起”,秋风是一名豪不怜惜金色的厚涂派画家,她借着秋日的金辉为色彩,调皮地穿行,她染赤了秋叶,染黄了稻麦,抹红了高粱,为草儿点金。

农民知道要收割了,于是拎着锄刀,笑吟吟地走进秋天。一切都被秋天装点好了,秋天用画笔浸满了颜料,一阵乱挥,渲染出浓墨重彩的景色与典雅的香气。那香气有些魅惑,吸引人躺在暖暖的秋阳下,呼吸凉爽的空气,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看风吹麦浪,云卷云舒。

秋,来时匆匆,去时从不留恋,秋末让收割着的农民更加努力,要在天寒地冻前干完啊。秋风趁着他们还在努力,悄悄地带着秋叶掠过,帮他们拂一拂汗水,顺便用黄昏的红日为他们镀上一层足金的边儿。看吧,这可没有什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伤,只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在这样的景色中,谁会怕晚来风急?秋给人丰收,给人乐观的心态,望向无边的麦海,便 可以让古今事付于笑谈中了。

这便是最美的秋日,啊!这个总被人误解,惹人爱怜的秋啊!




【点评】:


这篇作品语言优美,结构精炼,一改前人“悲秋”之传统,开门见山引用刘禹锡的诗将秋定调“美胜春朝”,紧接着寓情于景将落叶归根、候鸟迁徙等自然现象比喻为一首诉说轮回的“秋日之歌”,接下来再次呼应点题段,将秋天层林尽染风吹麦浪的美好景致比喻为一幅印象派大师的画作,令人心驰神往。这篇作品最让评委眼前一亮的就是文章起承转合自然流畅,语言中有积淀,灵动的比喻拟人俯拾即是。

相信每一个写的出好作文的孩子,一定是热爱阅读有深厚积累,善于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笔耕不辍持续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