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独坐时,《游子吟》的诗句总会浮现在心头。母亲的爱就像春天的细雨,无声地浸润着我成长的每一步,又像冬日的暖阳,始终照亮我前行的路。
记忆里,母亲的爱藏在那些琐碎的日常中。小时候的我格外顽皮,常常变成个"泥猴"回家。记得那个夏日,我和小伙伴在泥坑里疯玩到夕阳西斜,浑身污泥的我忐忑地推开家门,等待着一场责骂。可母亲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脑袋:"快去把脏衣服换下来。"说完便拎着那堆沾满泥巴的衣裳走向院子。烈日下,她弯着腰在洗衣盆前揉搓的身影,成了我童年最清晰的剪影。每当这时,我总想跑去帮忙,她却总是摆摆手:"去看书吧。"
母亲的爱更体现在那些危急时刻。五年级住校时,我突然高烧不退。天还没亮,朦胧中听见宿舍门被轻轻推开——是母亲披着晨露赶来了。她冰凉的手抚上我滚烫的额头,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焦急:"儿子,还能坚持吗?"没等我回答,她就背起我冲进了朦胧的曙光中。我们在清冷的街道上奔走,终于找到一家亮着灯的诊所。打上点滴后,我像被抽走力气般瘫在椅子上,母亲立刻把我揽进怀里。"妈妈累不累?"我仰头问。她笑着摇头,可分明看见她眼下的青黑和微微发抖的手臂。
我的母亲从来不会说"我爱你"这样动人的话。她只会在我踢被子时悄悄掖好被角,在我挑食时变着花样做饭,在我考试失利时默默泡一杯蜂蜜水。这些笨拙的、安静的关怀,比任何华丽的告白都更珍贵。就像那件沾满泥巴的衣裳,就像那个辗转求医的清晨,这些温暖的碎片拼凑成永不褪色的母爱画卷。
(指导教师:孙东海)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