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经常回味小时候的事儿。
大概在我三四岁时,有一天,妈妈指着天上飞过的飞机对我说:“雨欣,快看!天上正在飞着的东西叫飞机。”
“飞鸡?哦,我知道了!”我以为飞机就是“飞着的鸡”。
又过了几天,妈妈带我去一位阿姨家玩。到了阿姨家,阿姨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门,说:“雨欣也来啦!快进来坐吧,阿姨给你看一样东西!”
我迫不及待地对阿姨说:“啊?是什么?”
“好,你看,就是这个。”阿姨一边说一边从卫生间一个箱子里抱出了一只小鸡。
“阿姨,这个是什么啊?怎么那么多毛?”
“傻丫头,这是小鸡啊。”妈妈说。
“鸡?”这个词怎么这么熟悉呢?噢!我想起来了!上次,妈妈不是和我说过“飞鸡”吗?我兴奋极了,大叫起来:“噢,飞鸡!飞鸡!快带我一起飞啊!”阿姨一头雾水地说:“雨欣,飞机在哪儿啊?”
“阿姨,在你手里啊。”我拉着阿姨的手指向小鸡。
阿姨和妈妈的目光都随着我转向那个毛茸茸的小鸡,妈妈看了一眼,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阿姨更不明白了:“哎!你们到底怎么啦?”
妈妈把事情的起因从头到尾地和阿姨说了一遍,阿姨听后,也笑了起来。
我呆呆地站在一旁,脑子里充满了疑惑:“你们在笑什么?”
妈妈摸着我的头,说:“雨欣,可能现在你还不知道,飞机是天飞的一种可大可大的机器,能坐人能运输东西,而不是小鸡的‘鸡’。”我虽然不明白,但我知道,我让“飞鸡”带我飞的愿望,不能实现了。
现在想起这件事,还不禁哑然一笑。去年问我妈妈,她居然也记得。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