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逼民反的悲歌——读《水浒传》有感

2025-08-12 00:00 发布

巴林左旗林东第一小学  5年级 / 屈扬 214 0 0

          《水浒传》像一块被历史长河冲刷过的古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岁月里愈发透出厚重的光泽。当我一页页翻完这部书,那些好汉的身影总在眼前晃动,心里像压着块沉甸甸的石头,又像燃着团不肯熄灭的火。
          书里的北宋末年,是段让人脊背发凉的黑暗时光。皇帝窝在深宫里醉心玩乐,蔡京、高俅这帮奸臣像附骨之疽,把朝廷搅成了藏污纳垢的泥潭。百姓呢?就像被暴雨打蔫的庄稼,苛捐杂税像镰刀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稍有反抗便会被官府的铁拳砸得粉碎。就在这暗无天日的年月里,八百里水泊梁山突然亮起了一盏灯 —— 以宋江、晁盖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像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春雷,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炸响了。
          你看那武松,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血溅鸳鸯楼时刀光如雪,勇猛得像团烧不尽的野火;林冲在风雪山神庙里怒杀仇敌,丈八蛇矛舞起来如银龙出海,可谁能想到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曾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在草料场的寒风里抱着枪杆落泪;还有花荣,箭术出神入化,能在百步之外射落枝头的麻雀,他追随宋江上梁山时,背上那把弓仿佛不是射向敌人,而是射向这颠倒黑白的世道。
          这些好汉在梁山上竖起 "替天行道" 的大旗,活得何等痛快!他们劫富济贫,把贪官污吏的粮仓打开,分给饿得眼冒金星的百姓;他们三败高太尉,让那些耀武扬威的官军丢盔弃甲,像丧家犬似的逃回京城。可后来,宋江一声令下,众人放下了梁山的酒碗,扛起了朝廷的旌旗 —— 打辽国、平田虎,好汉们的鲜血染红了疆场,换来的却是奸臣的一杯毒酒。李逵喝下毒酒时瞪大的眼睛,吴用在宋江墓前自缢的身影,像针一样扎在心里,让人忍不住想问:这忠义,到底换来了什么?
          最让人唏嘘的是,很多好汉本是朝廷官员。关胜是关羽的后代,本该在军营里建功立业;林冲握着禁军的教鞭时,或许也曾梦想过保家卫国;宋江做押司时,说不定还帮百姓写过诉状。可官场这潭浑水,把他们的理想泡得发臭 —— 林冲被诬陷时,没有一个官肯为他说句公道话;宋江接济了阎婆惜,反被讹诈得走投无路。就像被巨石压住的种子,他们在黑暗里憋了太久,终于撑裂了石头,顺着梁山的方向长出了芽。这哪里是 "反",分明是被官府逼得没了活路,才在刀尖上踏出一条血路来!
          合上书时,窗外的月光正好照在 "官逼民反" 这四个字上。我忽然明白,那些好汉的抗争,就像干旱时节的惊雷,或许改变不了整个世道,却让后来人知道:就算被压得再低,骨头里的那点血性,是永远压不垮的。而那水泊梁山上的聚义厅,终究成了一曲悲壮的歌 —— 唱给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也唱给所有不甘屈服的灵魂。

(指导教师:林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