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晚上,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我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同参加了屋后亲戚家的酒席,从聊天中我知道这是架梁的喜酒。我问爷爷:“什么是架梁?”爷爷放下手中的筷子,给我讲起了架梁的故事。
“在几十年前,人们盖的房子大多是土木结构房。盖房子首先打地基、砌墙,然后搭屋顶的架子,最后把瓦铺上。搭屋顶架子的时候,有一个最重要的仪式就是‘架梁’,师傅们坐在房顶的梁上,撒钱和糖果,屋底的人在地上捡。现在虽然都盖成了楼房,但在楼房盖盖板时,这个象征性的仪式保留了下来。”
我一听爷爷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趣,,我赶紧问问爷爷:“这个亲戚会举行架梁仪式吗?”
爷爷说:“要举行的,明天天一亮,大概六点左右开始!”
当天晚上,我比任何一天的洗漱都麻利,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我迅速穿好衣服,飞快地洗漱完毕,然后跑去试图用力摇醒正在熟睡的堂哥。“哥哥,哥哥,起床去捡钱啦!”
哥哥说:“我实在起不来,你帮我捡呗!”
我说:“那可不行,我捡到的是我的。”我话还没说完,哥哥又求爷爷了:“爷爷可以帮我捡钱吗?”
爷爷说:“我不去,我一大把年纪了,摔一跤可不得了!”
他们都不去,于是我一人来到了屋后亲戚家,那里已经灯火通明,有几个小朋友早在那里等候了。不一会儿,又有许多村民陆续涌了过来,而且手上还带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有的提着篮子,有的带着脸盆,还有的拿着手提袋,最夸张是是有人还带着撑开的伞,大概是想多捡些。刹那间,新房周围人声鼎沸,热闹无比。
差不多六点的样子,只见楼房的阳台来了三五个人,他们手里提着各种红包和好吃的,用方言高声唱念起来,于是楼下的村民也开始应和着唱念起来,场面甚是热闹。后来询问奶奶才得知那是在喝彩,接着就开始放烟花,烟花刚一结束,楼上的人就开始撒钱了。
漫天的红包雨从天而降。有用红纸包着的纸币、硬币,还有不同的糖果。村民们开始抢红包,我也不甘示弱,左右开弓,一手挡住人,一手抓红包。捡到一把后我就立马往口袋里塞,而他们则往自己带来的工具里面扔。大概持续了二十分钟的样子,撒钱仪式结束,村民们也陆续散开,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揣着“战果”的我满意地回到爷爷家。将所有的红包掏在茶几上,清点后才发现,竟然捡到了33元钱,我喜不自胜!
爷爷和爸爸妈妈都夸我棒,说:“这么冷的天,这么早都能起得了床,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们鼓励我今后在学习也要有这种精神。
直到现在,哥哥才慢腾腾地起来,看到我手里的钱,问我:“亲戚家还撒钱吗?”我说:“你说呢!”
他失望地转身洗漱去了。
乡下的这种传统真是太有意思了!
(指导教师:贺赛云)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