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2021-12-21 22:30 发布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天立学校  7年级 / 岑妮冉 1157 0 0
年味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天立学校7年级5班 岑妮冉

        “正月里呀是新年呀,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家家团圆会呀……”每年春节走在大街上,都能听到店家播放东北二人转这首曲子,让热闹的街道有了喜庆的味道。
        我家住在北方的一个小镇,地方小,民俗就会很浓厚。说是过年,其实进入腊月就有了年的气息,“腊八”算是年味的正式开始。记忆里每年腊八,奶奶天不亮就会起床,把头一天晚上泡好的红枣、红豆、枸杞、花生……放在锅里熬上两个小时,直到豆烂米软,再拌上红糖,一碗色香味美的腊八粥香味就会弥漫整个屋子。这一天所有人都不能睡懒觉,说是怕熬成“红眼”,其实闻着那股清香的粥味,睡意已经全无。腊八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腌制“腊八蒜”。吃过早饭,全家老小坐在一起开始扒蒜,一家人有说有笑,很快一罐子白白胖胖的蒜就呈现在眼前,加上白糖、陈醋、盐,封好口等待吃年夜饭的时候再揭开它,翠翠绿绿、酸酸甜甜的腊八蒜和饺子那是绝配。
        过了腊八,就等着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大人小孩要吃麻糖。奶奶说吃了糖,“灶神爷”会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来年就会万事顺意!这当然是神话传说,但是我们每年都要买点麻糖,吃得甜甜的。
        小年一过,大街小巷的年味儿就更足了。走在街上,有性急的人家已经贴上属于过年的标志——对联。贴对联是古人留下来的传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多的是人们对来年美好的盼望。“福”字被人们贴在门上,常常人们把福字倒贴,寓意着福到了。超市里也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从门口望去,人们大包小包地拿着沉甸甸的年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最热闹的就数大年三十,大人们从早忙到晚,准备各种美味佳肴、水果茶点,给晚辈的红包也包得鼓鼓的。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不能串门聚会,但挡不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盼,晚上不到12点就已经烟花满天飞了,爸爸点燃了早已垒好的旺火,接着鞭炮齐鸣,“崩”的一声,烟花直冲云霄,瞬间在空中绽放,把天空衬托得绚丽多彩。
        回想起去年过年时的景象,疫情毁掉了美好的新年,没有阖家团圆,没有烟花爆竹,没有走亲访友;有的是中国速度,有的是众志成城,有的是许许多多的逆行者!坎坷的一年随着声声爆竹结束了。
        看着五彩斑斓的夜空,想到我们即将辞别旧岁,今年一定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憧憬着未来,满怀着希望,一起步入新的一年。

 (指导教师:王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