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今月夜,一遍洗寰瀛……”八月十五是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在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也叫“仲秋节”。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初,盛行于宋后,至今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它还是和国庆节挨得最近的节日。有的年份中秋和国庆还碰巧在同一天,双节合一就是一个“中国”,真是白天迎国庆,晚上过中秋,更让人们期待家好、国好、花好月圆、国泰民安。
中秋节是个举家团圆的日子,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人们庆祝中秋的节日气氛都非常热烈,欢庆程度不亚于春节的除夕之夜。
说起中秋,不由得会提起月饼。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合家分享圆又圆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和谐和美满。
每逢中秋之夜,我们一家就早早点上灯笼,为月神供上月饼和水果后许愿。我今年对着月亮许的愿是“希望嫦娥仙子在这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今天,让疫情早日消散,让中国更加繁荣昌盛。”
许完愿,我一边观赏又大又圆的月亮,一边听爸爸讲“吴刚伐桂”,听妈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我早已耳熟能详,但我还是觉得暖洋洋、美滋滋地百听不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花好月圆人团圆,一年一年又一年。愿天下的中华儿女年年都能合家大团圆!
(指导教师:李瑞琴)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