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爷爷、爸爸回到故乡——三井泉,这里是爸爸和爷爷出生长大的地方。“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三井泉,承载了爷爷和爸爸太多的记忆和无尽的思恋。
开车驶出公路,向小村进发,成群结队的牛羊是我们的向导,爷爷看到成群的牛羊和淳朴的羊倌,说“三井泉要到了!”
眼前变得开阔起来,连绵的山丘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映入眼帘,让人豁然开朗。又穿过一片一片被分割得方方正正的庄稼地,到达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前,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路过一个小学,只有我的母校四分之一大小,教学楼上画着可爱的小学生,操场上摆着简单的运动器械,这是爸爸曾经就读的小学。离小学不远,就是爷爷旧宅的所在地了。
那曾经出现在泛黄的照片中的老房子哪去了?原来,三井泉赶上了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那些破败不堪的老房子已经被推平了,盖起了白墙红瓦敞亮的小二楼,唯一被保留的,就是不远处的一口石头砌的水井,井边还放着皮桶呢!
这皮桶让爸爸回忆起了童年,他说:“我十几岁就帮家里挑水,两桶水得有几十斤重,我一个人就担回了家。”我想象着爸爸担水的场景,虽然他现在回忆起来,是满满的自豪感,但我可以想象得到,他当时的生活有多么的艰苦。好强的爸爸和大伯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这块贫瘠的土地撑起了他们那一代人不屈的脊梁。
爷爷带我们去了昔日的老邻居家作客,他们家有一只刚满月的小羊羔,特别可爱调皮。我一抱起小羊羔,母羊立刻咩咩地叫起来,警惕地观察着我,仿佛在说:把孩子还给我,别伤害它。我乖乖地把小羊羔还给了母羊。
三井泉文化氛围浓厚,这里保留了几千年前的岩画,据说这些岩画大多是北狄、匈奴人的作品,这些岩画现已被保护起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井泉的生活条件和县城相比虽然差了点,但那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是喧嚣的城市里体会不到的。我虽然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我已深深的爱上了它,这就是溶于血液里的乡情吧?
回到故乡的这一天,我好开心呀!
(指导教师:徐峰)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