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红、小明和小军一起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回忆他们的童年趣事。
小红说:“以前,我经常来这里观赏美丽的荷花。因为我喜欢荷花,它粉嫩粉嫩的,每当盛开时,它都非常鲜艳”。小明和小军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小青蛙蹲在圆圆的荷叶上也跟着唱了起来。清澈的河水哗哗地流着,青青的小草腰挺得直直的,一棵棵小树挨挨挤挤地站在一起,就好像是奏响了一曲欢快的交响乐。
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天,我明白了清明节的来历:春秋时期,晋文共重耳在流亡期间,他爬山爬了整整三天,居然一口饭都没有吃,途中又累又渴又饿。于是,他的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烤着给重耳吃。有一天,介子推准备带他的母亲上山离开这里,重耳不想让他离开自己,于是就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把重耳上山的出口都堵上,只留一个出口,这样他就只能从这唯一的出口走出来了’。可是,等了半天,都没见到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原来,他们早就被火给烧死了,重耳很伤心,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亲自上山祭拜介子推,发现当年随介子推焚毁的柳树竟然死而复生了。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个故事太感人了,这就是清明节的来历。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