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节,奶奶会给小羊羔打号(做标志),今年与往年一样。当奶奶拿着剪刀进羊圈的时候,我也跟进去,看着可爱的小羊羔,我走到奶奶身旁请求道:“请剪小可爱们的耳朵时,轻一点。”奶奶说:“你要自己试试吗?”虽然我有点害怕,但还是决定试一试。奶奶对我说:“一条腿跪着,把羊羔放在腿上。左手撑起羊耳朵,轻轻折一下,要剪成半月型状。”我手起刀落,剪刀一下去,红彤彤的血从羊羔耳朵流出来,我顿时心里一惊,眼泪也流出来了。
奶奶见我这副模样,安慰我说:“没有打号儿的羊羔与其他的羊群走到一起很难认出来。我们打号儿没那么深,羊羔伤得并不深。”奶奶的一番话安抚了我的心,在奶奶的帮助下,我越做越好。眨眼间,羊圈里的羊羔都带了月型耳饰。
通过今天的新任务,我懂得了。牧民的智慧,在放牧生活中发芽,在劳动当中萌发,是我们后代需要传承的蒙古文化、财富。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