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抛砖引玉”

2018-03-05 14:43 发布

暂无内容  年级 / 12306 0 0

   成语“抛砖引玉”,意思是,扔出一块砖,引出一块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这则成语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说出自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谂禅师》。相传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对徒弟们的参禅要求极为严格,每个人必须集中精力,精心打坐,达到一种不受外界干扰,身心不动的入定佳境。一次晚参的时候,从谂禅师有意试探徒弟们的定力,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其他的人都聚精会神地盘腿打坐,不为所动。唯有一个小僧走出礼拜,回答禅师。从谂禅师看了看他,说了一句:“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连砖都不如的土坯!”

   另一说出自《传灯录》。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作法为“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说话人把自己的意见比作砖块,把将要发言者的意见比作玉石,压低了自己,抬高了别人。“抛砖”是手段,“引玉”才是目的。

应用这个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使用的对象,否则,就容易犯错。例如: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2005年高考广东卷)

  小王本想夸赞陈教授,结果却因误用“抛砖引玉”(把陈教授的话比作砖块)而贬低了陈教授。所以,概括起来讲,“抛砖引玉”只能用于自己,不可用于别人。

  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在主持会议或其他一些讨论活动的时候,为了使讨论更深入,使与会者能各抒己见,使会议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就可以使用“抛砖引玉”。并且,“抛砖引玉”一般使用于开场白或引子,而不用于后面的发言。这样,我们就不会和小王一样说错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