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到了。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祭祀祖先、怀念亲人、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一天。
每逢清明,很多人会选择带着纸钱、纸折的银元、纸折的服饰等祭祀品到亲人的墓前扫墓,焚烧给故人,以此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希望他们能不愁吃穿生活富裕。但我不赞同这种做法。此时正值初春,天干物燥,极容易酿成火灾,而且焚烧祭品还会产生大量废气,造成雾霾等环境污染现象。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新时代,新作风。我们应该更理智更科学地表达哀思。
国家提倡:文明祭祀,无火祭祀!我们可以为祖先和烈士洒扫墓地、墓碑;我们可以为他们送上一束鲜花、一个花圈,代替烧纸,表达思念;我们在他们的墓地墓碑旁栽种树木,表达缅怀;我们可以鞠躬祭拜,可以写一首小诗,抒发思念之情……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很多,并不是只有烧纸才能寄托哀思,表达思念。
文明祭祀、无火祭祀,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还避免发生火灾,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此时此刻,我又想到:尽孝要趁早,莫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时抱憾终身。要尽自己所能孝顺、照顾、关怀亲人。
请把对先人的感恩之情,化作努力学习、报孝国家的动力;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化作珍惜时光、珍惜身边的行动。让我们倡导、履行文明祭祀、无火祭祀风尚,携手共筑美丽家园吧!
(指导教师:郑秀娥)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