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死局

2019-09-22 00:00 发布

暂无内容  年级 / 2177 0 0

了解明朝历史的同学都知道,大明朝覆灭前的一段时期,进入了一个被后人称作“崇祯死局”的困境之中。抛开“明朝亡,亡于嘉靖”的说法。正是这个死局直接导致了大明朝的覆灭。

  简单来说,崇祯时期因为天灾人祸导致了帝国财政短缺,财政紧张又反过来加剧了人的祸乱。在这燃眉之期,崇祯皇帝为了解决辽东战场的经费,于是加征了“辽饷”,可是由于辽东战场开支巨大,崇祯不得不从别的地方消减开支,于是对官办驿站进行裁撤,裁撤下来的大批人员,因为世道实在是不好过,遂加入了土匪流寇的队伍。朝廷不得不在“辽饷”之外再加征“剿饷”,用于剿除匪寇,征收“剿饷”使人民负担更加沉重,这样以来,又把更多的人推向流寇的队伍。流寇越来越多,需要的士兵也越来越多,于是又需要征收用于练兵的“练饷”。如此这般,崇祯皇帝左右支绌,终是没有走出这个越来越恶劣的死循环,直至他走到生命尽头。

  阅读历史从中思索,作为一个平平淡淡的人,我们没有驾驭一个时代的格局,但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努力的经营着自己一个人的帝国。在自己的国中,无论是工作、事业还是爱情最怕的就是进入“崇祯式的死局”之中。比如说工作,身处在一个快节奏多元化的时代,在外工作久了难免会感到一些莫名的焦虑,如果不及时的去调整这种状态,时间长了难免会使工作效率有所降低。工作状态不好又会使身心感到疲惫,这种疲惫感又让自己感到工作越来越不好做。以这种状态循环下去,从而更加加剧了身体的负担,直到有一天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不得不一步踏入崩溃的境地。到了此时,虽然自己的生命还在延续,但工作却走向了覆灭。这就是工作上崇祯式的死局,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不幸迈入了类似的循环局中。是否能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从根源上解开这个死局。

  以史为鉴,我们是否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东西。从心灵深处出发,使自己的人生避免出现曾经上演过的死局,使自己不会再一次的受到伤害。这对我们的人生,也是一种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