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姐
温晓云
2018-10-24 22:08发布 15881
稿件来源:正直舍—微型小说作家网
城东的街头有一间古色古香的中药店“妙仁堂”,我不知道“妙仁”是不是老板娘的名字,打小,就听见大家叫她学佬婆。
听镇上的老人说,学佬婆是三叔公用五十块大洋买回来的。那年三叔公五十四岁,去汕头进货中药材,遇上插草卖身葬父的十四岁小女孩,三叔公二话没说,掏光身上的大洋,帮助小女孩料理父亲的后事,并把小女孩带回家。当然,买货的大洋全用光了,没有带回半两中药材。
娇弱的女孩子跪在三叔婆面前,怯怯地叫了一声“大姐”,三叔婆气晕过去,之后大病一场。此时,他们的两个儿子已经娶妻生子,三叔公毫无预警的纳妾,全家闹翻了天。
虽然女孩子年纪小,但是三叔公辈份高,所以全村的许多人都叫她学佬婆。
学佬婆从小在汕头长大,据说原来也有殷实的家底,受过良好的教育,算是小家碧玉。后来父亲染上抽鸦片恶习,败光家产、母亲被气死,最后父亲穷困交加,病死街头,只好卖身葬父。
从此,学佬婆就跟着三叔公,住在中药店,附近的人,常常听见年轻的学佬婆,在跟三叔公念“紫苏、半夏、忍冬、杜若、当归、藿香、景天、丁香……”原来苦臭难闻的中药竟然有如此美丽浪漫的名字。
傍晚的时候,学佬婆常常和三叔公在龙江河畔散步,隐隐约约传来学佬婆唱潮剧的音,很美的歌喉。老牛吃嫩草的闲言碎语逐渐变成当时老夫少妻恩爱的楷模。
学佬婆生了一对儿女,村里的小朋友常常欺负他们,骂他们是“小老婆”生的。此时学佬婆就会搂着孩子掉眼泪,而三叔公高举拐杖做势要揍那些捣蛋鬼。
三叔公六十五岁的时候得肺气肿去世。丧事刚刚办完,两个大儿子就闹着分家,大宅子和真金白银学佬婆都不争,只求得到中药店。亲朋好友都笑她傻,就那间小小的中药店,抵不上三叔公名下财产的十分之一。学佬婆说中药店有三叔公和她最美好的回忆,拥有中药店就拥有幸福。
三叔公走后的很长时间,常常有人听见学佬婆在唱潮剧:妻云“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也?”夫曰“明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还乡”,歌声哀怨迷离,还不时喃喃地低叹:“豆蔻不消心头恋,丁香空结雨中情!”大家都说学佬婆在思念三叔公。
学佬婆苦心经营她的中药店,药材货真价实、童叟不欺,远远近近的人都喜欢到她店里买药,而此时她已经懂得很多病理,常常免费为村民看病送药。她的一对儿女非常争气,双双考上全国最好的中医学院,成为妙手仁医。
三叔婆年老的时候中风瘫痪在床,两个儿子在城里工作,媳妇孙子们都在城里无暇顾及老人,照顾三叔婆的重担全落在学佬婆身上,学佬婆尽心尽意照顾她两年多,村中的人都说,学佬婆是世界上最好心善良的人。三叔婆临终的时候,紧紧拉着学佬婆的手叫“好妹妹”,两个大儿子也跪着叫学佬婆为“小妈”!
学佬婆八十岁八十大寿那天,经不住大家的强烈要求,她拿出珍藏六十多年的宝贝——她与三叔公的结婚证书,描金的证书有当年汕头区长的亲笔签名,证书的左上角贴着一张合照,凤冠霞帔的学佬婆,幸福倚靠在戴着礼帽的三叔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