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佛珠

2018-10-22 20:47发布     15410

稿件来源:正直舍—微型小说作家网

包头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 马宝山

诗人来到常熟城外小村已经两个月了。他租住在村外两间茅屋里,远处一面湖泊,门前有一条小河,流水潺潺,清净极了。诗人每天呼吸清新的空气,听着水流和小鸟的声音,很是安然。

诗人觉得,他离开乱糟糟的官场真是最好的选择。

诗人叫常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天宝中为盱眙尉,是个很小的官。就这样小官也是狗苟蝇营,争名夺利。常建实在待不下去。于是约了好朋友王昌龄、张偾一起离开,各自走进山林过自在日子去了。

常建在租住的小屋里作诗,研习禅宗。再闲暇时就在门前小河边抚琴,吟哦自己写过的诗文。这时候他就常常想起与他一起离开官场的王昌龄。

一天,常建在小河边抚琴吟哦,身边来了一个僧人,当常建的手从琴弦上离开,睁开眼睛看到这位无发银须,身着青绿僧服的僧人,好生稀奇。他还从未见过这样颜色的僧服。不好意思地对僧人点点头说:失礼了。

僧人摆摆手道:施主的琴声有些幽怨,一定是在思念什么人吧?

常建自然的思念与自己一起辞官远游的友人。可是,这些话怎么与一个陌生的僧人讲呢。却问僧家从哪里老来呀,是化缘的吧?

我是沿着这条水路过来的。僧人手指面前的小河,贫僧四海为家,不化缘,只化斋,赏一碗粥,一盏茶足矣。

这时候,已经到晌午了。常建请僧人进屋吃饭,饭后吃过茶。僧人高高兴兴地走了。

后来,这个僧人每过七八天就来常建这里听琴、吃饭、喝茶。常建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招待,好似一对朋友。

这天傍晚,僧人又来了。他静静地听常建在琴弦上拨弄出的琴声,拊掌称赞:施主今天的琴声与往日大不同了,想必近日心情一定很好啊。

是啊,今日心情甚佳。常建在水里净过手,将一信札拿给僧人说:昨天收到诗友王昌龄的书信,我去石门山一聚,此不快哉。

这天,僧人在常建茅屋里吃过晚饭,临走,从怀里取出一串佛珠手链送常建,说:请施主收下这串佛珠,晚上枕在头下,定能有好梦啊

常建是熟悉佛家用器的。这是十二粒沉香珠串起来的手链。十二粒,代表十二因缘,是因果循环的十二过程。手链极为珍贵,常建言谢,也就收下了。

因为明日要游山,僧人离开后,常建洗漱一番就歇息了。他没有忘记僧人嘱咐,将沉香佛珠放在枕头下面,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果然梦有奇景

——常建来到一座山前,拾级而上,眼前一座寺院,在早晨的阳光里显得格外幽静安然,山上满目清翠,耳边是晨钟,鸟鸣,潺潺水声......常建醒来沉浸在这个美好的梦境里,一直到天亮再没合眼。

第二天,常建去的是破山,在常熟郊十几里处。山上有,叫兴福寺。传说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建,至唐朝已属古寺。常建一进破山,眼里便是昨夜梦里那般景致,寺院、禅房,水潭倒影、花团锦簇,一条小径通往幽静处......此情此景,诗情画意,诗句便从诗人心中涌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常建认为,这是他来常熟几个月来写得最满意的诗了,他再也不依恋山景,急急忙忙下山去,回到茅屋斟酌一二个字,便手抄两份,一份自留,一份寄给在丹阳的诗友殷璠。

常建刚刚把诗与信札装进信袋,封口。窗外一阵雷雨,一声霹雳在院子里炸开。一会儿雨住。常建走出屋外,只见院子里一只老龟,青绿甲壳一身焦糊,被雷击死了。常建顿生怜悯之心,从屋里找出一个书匣子,将老龟装进去,埋着小屋子后面的一株柳树下面。

不知怎么,常建很难受,好似一个朋友殁一样,多日茶饭不思。

再说丹阳那边,丹阳进士殷璠正在编选盛唐诗选《河岳英灵集》,常建的诗已经选好了十多首了。殷璠很喜欢常建的诗,依他个人见解想把常建的诗排在诗选的篇首,可是,李白,杜甫、王昌龄等大家的诗都是上品,在官场诗坛上都是名声赫赫。在排名问题上殷璠正愁楚,犹豫不决时,接到常建寄来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读罢,拍案称奇,再不犹豫,做了诗选的开山之作。

《河岳英灵集》选录了这一时期自常建至阎防24家诗234首,当时就有评论说,殷璠选编的诗集唱响了那个时代的盛唐之音。这个评价可谓不低了。

《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给常建带来了极大荣誉。他每每想到这个荣誉时候,就很自然地想起那个身着青绿僧衣的僧人,那串佛珠,那个被雷击死的绿甲老龟。他隐隐觉得这里似乎隐含的一种天意。天意即是天机,哪是随便开口乱讲的,谁不怕那一声惊雷呢?

说这个话的时候,已经进入六月,溽热的江南使常建难以忍受,他决定离开常熟,去北方避暑。

在走的那天,常建特意到老龟坟墓前,添了几捧土,然后度过小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