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下的青春誓言

2025-06-29 08:10 发布

多伦县第二中学 / 徐闻(指导老师:邢海明)

七月的阳光像一把金色的梳子,轻轻梳理着校园里的青松。我站在国旗台前,指尖抚过胸前的团徽,那枚小小的徽章在晨光中闪耀着温润的光芒,仿佛将百年前南湖红船上的星火,轻轻缀在了我的衣襟上。 2025年的七一,是党走过104个春秋的生日。早读课上,我翻开《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笔下那个十五岁的号手突然跃入眼帘:他穿着不合身的军装,帽子上的红星却擦得锃亮,在战火中吹响的冲锋号,至今仍在历史的山谷里回荡。合上书页,我望向教室外随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忽然懂得,我们胸前的团徽不正是新时代的红星吗?它提醒着我们,少年的肩膀不仅要担起书本的重量,更要传承“红小鬼”们眼里的坚定与希望。 上周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带我们观看了《建党伟业》。当看到青年毛泽东在雨中振臂高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时,我的后背突然泛起一阵热意。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戴上团徽的情景:在鲜艳的团旗下,我们握拳宣誓,誓言像春日的藤蔓在血脉里生长。如今每次佩戴团徽,金属的微凉都会提醒我——这不是普通的徽章,而是共青团员与党之间无声的契约,是“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郑重承诺。 昨天的升旗仪式上,国歌响起的瞬间,我注意到前排同学的肩膀轻轻颤抖。那旋律像一条奔涌的大河,从1935年的《风云儿女》片场,一直流淌到此刻的校园。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响起,我分明看见无数先烈的身影在国歌声中重叠:长征路上啃树皮的战士、狼牙山上跳崖的壮士、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的领袖……他们用热血铸就的国歌,此刻正化作我们胸腔里跳动的火焰,让每个中华儿女的脊梁都挺直成青松的模样。 放学路上经过社区广场,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排练红歌。他们的歌声或许不够整齐,却饱含着岁月沉淀的深情。其中一位奶奶的胸前,别着一枚闪烁的党徽,在夕阳下泛着温柔的光。我忽然明白,从南湖的红船到复兴的巨轮,从“红小鬼”的军号到我们的徽章,党的精神就像一条无形的红线,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紧紧相连。 暮色四合,我站在阳台上望向远方。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撒落在大地上的星星。而在更遥远的地方,那些戴着团徽的少年们,正用青春的星火点亮祖国的未来。正如《红星照耀中国》里说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此刻,我胸前的团徽也在发光,那是属于新时代少年的誓言:以青春之我,追红星之光,让中华大地永远闪耀着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