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高度

2020-10-15 13:43 发布

杭锦后旗第六中学 / 朱梓妍(指导老师:李俊仙)

生命的高度   我喜欢看树,远远的,看树生长的姿势。 欣赏它们对于生命的态度,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气势。 金秋十月,风轻云淡,秋高气爽。计划了很久的国庆出行,最终在爸爸一再的坚持下改变了行程。由原来的呼市变为了现在的乌拉特后旗阴山。我的心情终归还是有些许的失落。不知道是因为没有采纳我的意见还是因为我对几乎天天能看见的阴山有点麻木的原因。 爸爸驾驶着汽车,载着我,爷爷,奶奶向山的方向飞奔而去。我倚着车窗,思绪在随着向后疾驰而去的风景而漫天飘散,目光呆滞的望向远方。耳朵里偶尔能听见来自大人们的话语,关于即将到达的目的地,那是爷爷奶奶的出生地。 车突然慢了下来,也将我的思绪瞬间拽回了眼前。原来我们已经驶进了山区,我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一切。 巍峨的大山扑面而来,爸爸故意挑选了崎岖的山路,汽车在缓慢的蠕行。我知道,爸爸并不是在炫耀自己的车技,而是让我重新认识这见了千百遍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山。     透过车窗,眼前的大山像屹立在天地间的巨人,用它伟岸的身躯撑起这片天地,像极了爸爸对我的爱。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山顶游走的白色的云朵,不对,原来是漫步在山顶的山羊,像极了一团一团的白云,更像是漫步在这山间的精灵,是它们赋予了大山生命和灵魂。 我们的车停在山沟的一条溪水边,当我下车后,眼前的景象让我终身难忘。高耸的山峰,涓涓的溪流,还有在悬崖峭壁上倔强生存的酸枣树。我一直认为没有生命的大山,现在却突然变的生机勃勃。尤其看到从石头缝隙中破岩而出的树木,扭曲着身躯,顽强努力的向上生长着,只为拥抱那抹阳光,那抹生命的灿烂。 我们在山间漫步,触摸着带着温度的岩石,沿着溪流而上,心中的震撼、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指尖划过的是历史的变迁,是文化的沉淀,是时间留下的烙印。我不敢高声喧哗,怕打破这份宁静;我不敢眨眼,怕这顽强的生命转瞬即逝。我屏住呼吸,闭着眼睛,张开双臂用心去拥抱,用心去感触,拥抱这份宁静,感触这份威严。 原来,以前的我只是看到了山的表面,只看到了它的轮廓,从来都没有静下心来去体会,去感受。让我错误的认为,它只是冷冰冰的岩石。这和我们的生命难道不同吗?当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漂流时,何不慢下来、静下来,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绚丽。应该时刻审视自己,升华自己,从而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感谢爸爸为我选择的这次心灵之旅。 我喜欢看树,远远的,看树生长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