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与小“家”

2022-04-30 21:41 发布

察右后旗第三中学 / 张宏冉(指导老师:张志霞)

有国才有家,因为有了一些耿介之士为了大家所舍弃小家,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们最熟悉的钟南山院士,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间,放与家人相伴的时光,不惧高龄,奔赴在疫情易一线。他曾在新闻中严乃地提醒老百姓"不要去武汉,危险!"而他自己却奋不顾身前往武汉。没有飞机,就坐动车,没有坐票,就买站票,仅管他年事已高但还要在动车上查看事务,时刻掌握抗疫一线的动态,就算累了,也只是坐在座位上小歇一会儿。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憾!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了一生的力量。建国初期,我国还没有研发出属于自己原子弹,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这时,邓稼先带领着一帮刚毕业的大学生,前往荒漠,研发原子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一朵灿烂的蘑菇云,向世界宣告,中国人也能自主研发核武器。原于弹研制成功后,邓稼先并没有立刻回家与阔别已久的家人团聚,而是马不停蹄地带领团队研制氢弹,几年后,当氢弹成功研制出后,邓稼先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出了一名两鬓泛白的中年人。他错过了自己儿女的成长,却为国防事业贡献了全部力量,可谓“鞠躬尽疼死而后已!” 中国第一个获得诺尔奖的女性——屠呦呦,在疟疾在中华大地上荼毒时,她毅然站出来,从我国古典医书中的青蒿中研制出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许许多多人的生命。她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这些成就背后,是她离开家人许多年,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悲伤。 当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时,我们应该感谢像他们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人。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在干净明亮的课堂上课,而不是在战大纷飞中东躲西藏,也不是每天提心吊胆怕被病魔拿走了生命。有国才有家”,正是因为这些人为我们缔造了一个和平,安全的国家,我们才能安然无羌,向“小家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