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铛奇遇记
张博姝
2024-09-23 11:13 发布
清澈的爱 给了北疆 张博姝 4月的风,细致、温和,4月的雨,清新、素洁。4月的思绪,翻飞、深远,这绵绵的思绪如一辆纺车,纺出了我对北疆的深深的依恋,也纺出了我厚实的希冀和积淀的心愿,清澈的爱,给了北疆。 我爱北疆人民的蒙古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内蒙古都勉励我们:“做事、学习要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团结一心、甘于奉献、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深深的融入到我们内蒙古青少年的血脉,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我们不会忘记,1936年百灵庙抗日武装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知难而上打响了北疆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被毛泽东称为“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 我们不会忘记,1947年北疆人民冲破层层黑暗,迎来了自己的曙光。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成立,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70多年来,北疆人民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祖国发展大局与自身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优秀榜样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典范。 我们不会忘记,1950年,内蒙古西部阿拉善,东归祖国的土尔扈特蒙古族后裔,为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们战胜重重苦难与挑战,团结一心,搬离故土,让出草原,成就了中华儿女的飞天梦想。 我们不会忘记,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浙江地区的儿童因缺少食品而难以生存,蒙古族牧民攻坚克难、团结一心以草原般宽广的胸怀,接纳了3000多名“国家的孩子”。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颂歌。 经过历史的沉淀与实践的熔铸,蒙古马精神已经融入到北疆人民的血脉,成为各族北疆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与纽带。2021年,在北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兴安盟第二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再一次谱写出北疆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新篇章。 如今的内蒙古,走向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疆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北疆儿女的共同奋斗下,天更蓝了,水更绿了,人民更幸福了! 他们清澈的爱,都给了北疆,才有了北疆今天的靓丽多姿。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蒙古马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优秀文化的沃土,作为新时代的北疆少年,我们要不负韶华,继续继承和发扬“蒙古马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为大美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月的天空,高原、辽阔,4月的草原,苍茫、浩瀚,4月清澈的爱,只为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