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郭、茅、巴、老、曹
1、老舍
①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舒是舍予,所以老舍的儿子叫舒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京味文学的代表(写北京的)
②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③《骆驼祥子》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注意,不是抗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④《茶馆》,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
2、鲁迅
①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②《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
③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闰土)等14篇小说。
④《彷徨》:共收了《祝福》(祥林嫂)、《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
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散文集)。
⑥鲁迅文学奖:旨在奖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的创作(不含长篇小说,长篇小说是茅盾文学奖)。
3、茅盾
①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乌镇有茅盾故居)。
②代表作,小说《子夜》: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③其他作品:《蚀·三部曲》(含《幻灭》《追求》《动摇》)、《农村·三部曲》(含《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
④茅盾文学奖: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4、巴金
①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注意这两个三部曲的区分)
③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5、郭沫若
①本名郭开贞,字鼎堂。郭沫若是笔名(这六个熟悉的名字都是笔名)
②1921年8月,诗集《女神》出版。1942年,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
6、曹禺
①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笔名曹禺来自繁体字“万”(结构为“艹”下一个“禺”)。
②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③《雷雨》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陈白露是《日出》里的角色)
二、其他作家
1、莫言
①本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作品大多以此地为背景,不是东北)。
②2011年,凭借《蛙》获得茅盾文学奖(不是更有名的《红高粱》)。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③《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主人公余占鳌是一个热血汉子,身体里面充满了正义与野蛮。1987年,张艺谋拍成同名电影,由巩俐、姜文主演。
④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
2、沈从文
①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湘西)
②《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湘西吊脚楼(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3、其他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新月派: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七子之歌》
象征主义派:戴望舒《雨巷》
荷花淀派——孙犁——《白洋淀纪事》(河北)
山药蛋派——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山西)
先锋文学: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苏童《妻妾成群》《黄雀记》
陈忠实——《白鹿原》——陕西窑洞
路遥——《平凡的世界》
钱钟书——《围城》
史铁生——《我与地坛》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