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里,我欢喜手执一卷书,埋头而读。
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初中的时候。每个假期早早地完成了作业,没什么事可干了,便悄悄地看书。那时,母亲是反对我们看什么闲书的,于是,想要读书就偷偷地躲在被窝里,借助手电筒的光亮来读的。那时,既有偷读的窃喜又有些许惧怕——窃喜是因为可以读书了,惧怕的是被母亲发现从被窝里拎出来再也没的可看。可奇怪的是,时至今日,母亲依然没有发觉当年的秘密。只是在当时感慨几句:手电筒电池的质量怎么越来越差了?后来初三了,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看闲书了。进入师范之后,时间猛然多了起来,一开始是租书看,俗语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租来的书一天是要有五角的租金的。那时,经济总是很窘迫的,于是就要赶着看,上课是不看的,因为怕耽误了听课。下了课便忙着看,一本书往往要到夜里才能看得完。记忆最深的时候是读《满江红》。因为故事情节吸引人(虽然现在大抵已经忘了故事情节了。)就一直看,一直看,看到最后一页才发现——天已经露出了鱼肚白。虽然一夜没合眼,但心情却好得不得了。师范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的阅览室终于开放了,可时间久了就没几个人看了,到后来竟只剩下了我和管理员了。慢慢地,管理员总是开了门让我选上书他就走。
毕业之后,参加工作了,还是忘不了读书。
工作之余,读书成了我人生的一大乐事。这不仅仅是因为读书能够让我暂时忘却烦恼,更重要的还在于读书的过程中内心的那份宁静和恬淡。
从外国文学到中国文学,从古典文学到现当代文学,我在时间与空间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任意穿梭。累了倦了,一本书能让我忘却疲惫;痛了伤了,依然有那一本本书躲在静静的角落陪伴我;孤独了寂寞了,有书在那里任你翻阅,她把你带到繁华的都市、热闹的剧院、辽阔的草原……书,让人变得越来越平和恬静;书,让人变得越来越富有;书,让平淡的生活变得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如今的我,已经离不开书的陪伴,每天不看看书就难以入睡,仿佛生活中却少了些什么似的,空落落。
屋外是白皑皑的雪,家中生一小火炉,炉上再响着一壶水,屋子里静静的,听一曲古筝,品一杯清茶,斜斜地依在椅背上,捧一本书细细咀嚼……这滋味有几人能享呵?人生竟有这般滋味,便是神仙也不过如此罢了!
做个爱读书的人,未尝不是一件人生之大幸事!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