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的钢铁

2025-07-27 00:00 发布

通辽新城第一中学  7年级 / 林逸 223 0 0

          十年后重返上海,这座城已变得陌生而锋利。玻璃幕墙的高楼像冰刀般划破天际,连南京路的地砖都透着冷硬。记忆里那个温润的水乡,正被钢铁一点点吞噬。
          地理课本上的上海,本是长江泥沙堆积成的温柔乡。闸北老屋门前的小河,曾漂着菜叶与欢笑。赤膊的钓客、戏水的孩童,如今都封存在商场地基之下。浦东的滩涂魔术般长出钢筋森林,东方明珠的玻璃球倒映着变形的人间,像一颗被放大的、孤独的弹珠。
          但上海的灵魂仍在缝隙里呼吸。城隍庙九曲桥下,生煎包的叫卖声穿越时光;弄堂晾衣竿织成的蛛网里,仍挂着市井的烟火气。这是座精明的城——长江与东海教会它吞吐,狭小的弄堂练就它伸缩的本事。
          地铁车厢里,苍白的蓝光淹没了方言。黄浦江漂着油污,对岸的金色大厦如墓碑矗立。我突然想起地理老师说过:上海海拔只有四米。可那些消失的河道、被碾平的记忆,让这座城市在数据洪流中,沉得比海平面更低。
          离开那日,我用手帕包了一捧外滩的土。里面或许藏着某个夏天,一条小鱼摆尾时溅起的水花。

(指导教师: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