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

2023-03-17 00:00 发布

暂无内容  年级 / 1113 0 0

草木皆兵

【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

东晋时期,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前秦王朝统治。前秦的国王苻坚野心很大,企图统治整个中国。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他亲自率领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大举南下进攻东晋。秦晋两军相遇于淝水。结果,秦军大败,苻坚差点当了东晋的俘虏。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淝水之战。苻坚吃了败仗,吓得惊惶失措,疑神疑鬼,产生了错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听到山上的风声也当是敌军。从而形成“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两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