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

2023-03-24 22:13 发布

杭州市大关中学 / 钟悦(指导老师:无)

                  苦难 “一句先苦后甜,熬了一年又一年。”    这是大多数底层劳动人民的一生。想着出头,吃尽了苦头,最后只落个无名的小坟头。    看到过一个故事。主人公也是一对教材上的"小人物"夫妇。两个青年阴差阳错的搭伙过日子。他们相当随意的拍了一张脸上都没多少高兴,眼里满是劳作一天后的疲惫的结婚照,草草登记了事。此后,他们在艰难的日子里从相知到真正的相爱,因为共患难过,所以会互相扶持。他们养的家畜在慢慢长大,从前少得可怜都不够维持生活的钱也随着勤劳的工作足够支撑两个人的家…一切都在变好,正当丈夫觉得小日子还不错时,他的妻子在他工作时却不慎摔倒,磕到凹凸不平的沟里,去世了。   男人的生活又回到解放前了一样。每天疲惫和孤独陪伴。他的漫长余生都要在得而复失的痛苦里度过,而他再也找不到快乐与幸福。那张老旧的没有笑容的结婚照,一照就是一辈子。早知道,应该好好笑笑。    这令我想到了语文课本的第四单元中的老王。有多少人都是像老王一样,不被待见,靠着微薄体力活攒下来的钱,努力为生活奔波着,却以狼狈的难堪的模样死去。他的生命戛然而止,没能等到春光来临,只能颤抖着把自己仅存的吃食,这份仅存的温暖送给杨绛。光是活着就花光了他所有的力气。 和他相似的祥子,则是经历三起三落之后彻底被击垮,从憨厚善良变得颓丧麻木,昔日追梦的少年,再回首便是行尸走肉的中年男人。     而同单元的《台阶》中的“父亲”也是如此。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他羡慕却不记恨别人家的“高台阶”与好生活,他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给自己的家造个好房子和高台阶。而这一准备就花了他大半个辈子。而这些是富人几个月的事情。他花了几十年在做完一切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已两鬓斑白。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他迷茫,他失去了目标。更迷茫的是他的年龄不能支持他完成下一个目标。还能怎么办呢,还能以什么方式填补剩余几十年的空虚呢,他已经老去了。       无数个例子都在赤裸裸的告诉底层人民,这是命啊,你得认。你得认永无翻身之地的命。他们所经历的苦难,都是社会悲剧的缩影,他们是时代的无辜牺牲品。历史上每个所谓太平盛世,都是杀死了多少这样的人换来的一时安稳,而这些人究竟还要自我绞杀多少梦想和骄傲,才能混的一点安稳。统治者不知道,百姓更是如履薄冰。因此第四单元给我的感觉十分压抑与沉重,比起温情和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