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衰鬓色,再鸣故园情

2022-02-10 23:54 发布

乌海市第一中学 / 秦语睿(指导老师:海霞)

一催衰鬓色,再鸣故园情        那个夏天的蝉鸣比哪一年都要响亮,教室窗外枝桠疯长,却总也挡不住烈阳……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阿瓒嘴里叼着狗尾巴草,漫步在青草湖边。太阳戳痛了夏天高悬的暴躁,烈日炎炎似火烧,烘烤着已皲裂的土地,当然还有那清透的蝉鸣,划破夏日的沉寂。尽管如此,阿瓒内心还是止不住的欢喜,他爱极了乡村的夏,那种畅快呼吸,大汗淋漓的感觉,好不快活。”         “夏天盎然了村子的眼睛。广阔天地间,独阿瓒一人光着脚丫盘坐在湖滩上发呆,他打心眼里喜欢那‘水尽南天不见云’的青草湖。阿瓒从小调皮玩闹,却唯独到了青草湖旁,似有魔力一般吸引,思绪不由自主就飘到了九霄云外。阿瓒没什么想法,只是觉得这湖如零星记忆里的母亲一般温柔。此处水草丰美,狗尾巴草发狂似的疯长,每每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之时,阿瓒才能真真正正地看到风的身影。青翠的远山倒映于湖中,蜻蜓一点,便破碎了远山的倒影,荡出数波,回归沉寂。在月夜乘一乌篷船,淡黑连绵的远山如踊跃的铁的兽脊一般活跃起来,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满船清梦压星河。山灵水秀,眉眼盈盈之景时常隐在阿瓒甜美的梦中。”         “树木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可‘森沉云树寒,日隐无处还’却常成为阿瓒的梦魇。阿瓒常同奶奶在林间树下采拾野菇,有时赶上细雨绵绵,披一蓑衣便足够,或许也只有是在多情的江南,才会让人觉得淋雨也是件幸事吧。归家喝上一口奶奶亲手做的鲜香美味的野菇汤,全身寒气四下消散,只剩融融的暖意和奶奶甜甜的笑意。说来奇怪,阿瓒离乡后也算饱尝了山珍海味,但这却永远也比不上奶奶的好手艺。野菇汤扑鼻的香气在阿瓒离乡后渐渐地消逝在密林的回声中,而奶奶的笑意也永远的定格在了阿瓒的童年。”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怡赏落日晖,静待儿孙归是奶奶生前的常态。斜阳看似无情,其实却最是有情,默默为天地万物勾勒金边。树上的蝉披上华丽的袈裟,正趁着太阳将落下的短暂时间,竭力高声歌唱,唱红了云儿的脸, 也唱醉了行色匆匆的过路人。而此时阿瓒正与小伙伴们一起捕蝉,在田野上肆意奔跑。抬头是带有醉意的云彩,烧到看不见的天际,远方夕阳西沉吹响归家的号角,朋友们互相告别,约定明日相见于书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当朗朗书声回荡在村庄的田野之上,阿瓒却迷糊起来,他属实不知清水溪的另一端竟连着凄清静谧的小石潭,可是谁知道呢?他只知道那小溪水清可见虾蟹,只知道溪水倒映的碧蓝如洗的天空干净到一丝云都不忍驻足停留,只知道溪水潺潺的天籁之音定是大自然的馈赠之礼……可是他不知道,他不知道夏天伴着溪水悄然离去,不知道童年跟着沙尘从指缝溜走,更不知道乡村的最终命运。”         “后来呢?”见老人迟迟不再讲,孩子天真地问。         “后来啊……”老人陷入沉思,眼眶湿热,似是进入了自己的世界。许久,仍不见他嘴里吐出半个字来,孩子皱起眉,不耐烦地跑开了。          阳光明媚,照在老人雪白的银发和已经佝偻的背脊上,他是阿瓒,是那个生于村庄,长于村庄,暮年花甲之时却回不去村庄的阿瓒。         “乡愁是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老人喃喃自语。仿佛间,他似再次听到了一声蝉鸣,惊愕后苦笑出来,故乡一望一心酸,敲遍阑干,拍遍阑干。青草湖清漪不再,排空浊浪取代了上下天光,空余后人扣弦长啸,忆往昔云梦旧谣;青翠的远山如今黄埃散漫,遍地狼藉;清水溪早已干涸,必经之路变作砖窑废矿;而那响亮清透的蝉鸣,也早已裹挟于工厂的浓浓黑烟之中……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那年夏天,男孩握住的不仅仅是一只蝉,还是他的整个夏天。冷寂中,蝉声不再,消弥的还有那回不去的夏天。西风未起,乡思萌动,薄剪绡衣,凉生鬓影,红叶随风,随不回往日的蝉鸣,一鸣秋叶浓,再鸣故园情,万物皆有时,何处寻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