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桃树·麻雀

2024-05-10 21:35 发布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南门外小学 / 武铭阳(指导老师:)

童年·桃树·麻雀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小区里就有一棵独特的桃树。说起来,它的样子和别的桃树几乎没什么两样,但我家楼下就仅有它一棵树,并且驻在最中间。我呢,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桃”。 大概学前班时,我非常喜欢到楼下去和小朋友们玩游戏,常常是玩上个半天,回家时满头大汗。小女生四五岁的时候,应该都喜欢玩“过家家”。我那时最热衷于和伙伴们扮演一家人的故事,常常是因谁扮父母,谁扮孩子而吵起来。具体吵些什么也忘得一点不留了。反正,最后吵着吵着稀里糊涂的就玩起来了,又稀里糊涂的在家长的呼喊下,回去吃饭了。 现在看来,这似乎有些油画的梦幻色彩。虽然没过多久,但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有种过了好久好久的感觉。仿佛拿在树下拿花瓣当“食物”,用松枝做“青菜”的小孩不像自己,又像是自己。 而有时,就我自己一人在下面待着,看着小桃,也能看上好久好久。 它每次开花都慢别的树一拍,春天,别的桃树争相吐露出花朵,它还是含苞待放。过上几天没看,它的花朵也都开放了,好像比别的桃花还粉嫩,还香。 我从小对花就很感兴趣,撅起屁股看着它都能看半天。 它的花是多么可爱——有些已经开放,有些却还是花苞。已经开花的花朵们骄傲地展示着自己身上的每一片花瓣。过家家时要摘花瓣当“食物”,我喜欢摘花,每次这活儿我都抢着干。花瓣很软,攥在手里,揉一揉就消失不见了。去哪里了呢?花儿也不知道。 含苞待放的花最有意思,她们像娇羞的小姑娘,总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又忍不住偷偷的探出脑袋来看看。我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人为的让它“开花”,把花瓣揪开,然后还不忘闻一闻,看它和正常开花的花有什么区别。 说起来,那棵桃树上还有很多麻雀,好像它身上是藏宝地,麻雀们发现“宝物”就赖着不走了似的。 麻雀在下午的时候尤其多。我一直认为它们是有灵性的。 麻雀在桃树下吃食,你轻轻走过去,见它没反应后蹲下来,在一旁静静地看。有时,你的鼻子快触到它的翅膀了,它还是不逃走,让我冒出一个稚气的念头:也许它不怕人,只是在等合适的人...... 我曾试过和它们说话,但常是张开嘴,它们呼啦呼啦的全跑了。有过多少次这样的时刻记不清了,我就清楚地记得,它们飞走时总会再看我一眼。不知是为什么呀! 夏天,太阳照在树上,透过树叶,洒下一片阳光,使树围了一层金色的花边。通俗点说,就是十分有“氛围感”。在这样有氛围感的环境下,麻雀也惬意的伸伸懒腰,站在枝头望着形形色色的人们,时不时还歪歪头。 没错,我那时也有想抓一只来当宠物的冲动,借了邻居男孩的弹弓准备射下它。但被大人告诫不能射它,容易被咬,也就渐渐忘了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