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明珠一一敦煌莫高窟

2022-07-09 09:54 发布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路小学 / 李欣钰(指导老师:昝瑄)

在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彩带,庄严神秘。这便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一一敦煌莫高窟。 郭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长约1600米,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16国,营造千年之久。现有洞窟492个,珍存北凉至元各朝代绘制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造结构建筑物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座有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东方艺术明珠”。 在莫高窟各个时代的壁画中,有反映当时的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制度、古代建筑造型以及音乐、舞蹈、杂技的画面,也记录了中华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宜。另外还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以及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从壁画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阶层各种社会活动,如帝王出行、农耕渔猎、弹琴奏乐、歌舞百戏的画面。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莫高窟在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1年颁发“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锦缥细展墨花翻,河东二柳敦煌索。”………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处处彰显着郭煌莫高窟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世界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