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克齐的脑阁

2023-03-27 08:59 发布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北垣小学主校区 / 青格尔(指导老师:庞军莲)

我的家乡有一种特色民俗活动——演脑阁。脑阁在600多年前的唐朝就有了雏形,爸爸告诉我,毕克齐被称为“脑阁之乡”。别具一格的脑阁表演深受人们喜爱,曾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元宵节,我们去毕克齐观看了脑阁表演。节日下的毕克齐大街,处处人山人海。问一问其他观众,没有一个人不是来看脑阁。脑阁表演一般都在元宵进行,这一天的演出也最精彩。社火表演中,一到了脑阁演出,观众最激动,看得也最认真。演出开始了,现场欢呼起来看,化妆完毕的演员在人们的掌声中从街口走出来。大人们肩上背着一个铁架,铁架两面各有一个小平台,站着两个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穿着戏服,扮演各种角色。有的小演员全情投入,丝毫不逊色于科班出身的演员,就像这两个演《西游记》的小演员,一个穿金色的衣服,演孙悟空;一个演唐僧。小演员手比划着,一个面露恐惧,像遇到了拦路妖怪,将唐僧的善良而弱小体现出来来;一个显得很神气,表现出悟空的英勇。有的小演员摇摇晃晃,奶奶笑着说:“他们是困了想睡觉啦!”这滑稽可爱的样给传统表演增加了几分趣味,大人们在这时一扭,一颤,再一摆,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脑阁的“三大动作”,让表演更加灵动。这时,随着阵阵鼓乐声,演出队伍开始前进,像有一双大手推着,人流如潮水一般,向前涌去,我们被挤到街边,踮着脚向里看,演出到达高潮,大演员和小演员都带着幸福的笑容,鼓乐声越来越紧,人们的掌声也越来越响……脑阁表演是热闹的精彩的。他承载着家乡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这古老的文化习俗使我和每个家乡人热爱、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