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
张枥丹
2025-03-31 06:34 发布
端午粽 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五小学 张枥丹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每到端午佳节,那浓郁的粽香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而包粽子这一独特的习俗,也在时间的长河中传承不息。 年幼的我不曾知晓为何人们要在这天包粽子,便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这一风俗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爱国诗人屈原投身汨罗江后,百姓们为阻止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身躯,纷纷投放用粽叶包裹的米粮。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 端午前夕,家中一片繁忙的景象,一家人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了。新买来的翠绿的粽叶散发着阵阵清新的香气,洁白的糯米泡入水里洗澡时,随着我的手在水中一挥,他们也跟着有节奏地在水盆里面旋转起来,那颗颗饱满的像红宝石那样闪耀的红枣,就更是惹人注意了,他们像调皮的孩子一样,一会儿手牵着手顺着水盆的边缘跳起舞来,一会儿又仿佛在玩捉迷藏似的,钻在水底憋着气不出来,一会儿又像是玩恼了的小孩子一般,谁也不理谁,独自在水面上徘徊着。 把所有食材洗净,就到了包粽子的时候,妈妈的手艺最为娴熟,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拿起一片粽叶,轻轻一卷,就变成了一个圆锥体,接着把糯米和红枣放进去,再用边角处的粽叶把口封住,最后用线绑紧,不久,一个三角形的小粽子就出现在了眼前。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尽管我包的时候也是照着妈妈的样子每一步都貌似学的有模有样的,但最终出来的仍旧是一个奇形怪状的“小丑”,看着他那龇牙咧嘴的样子,真像是对我的“戏弄”,但我也乐在其中,毕竟我包的粽子“与众不同”呀! 把包好的粽子挨个放在锅中,不用加入任何特别的作料,只需要让时间这位“艺术大师” 神秘莫测的用其独特的手法,将每一个瞬间都都雕琢成不朽的艺术品,不一会儿粽子的香甜味就溢满整个房子,氤氲在浓浓的粽香中,作为小馋猫的我口水就不自觉地流了出来,这个时候的我自然是等不及了的,趴在锅边不停地问着妈妈:“还得等多长时间呀?我好想吃呀!”这个时候妈妈就会点点我的小鼻子,笑着说:“出锅后还得等晾凉了,糯米才咬起来更筋道哦”! 随着粽子出锅,我这小馋猫哪能等待住呢?早把妈妈的话当作耳旁风了,火急火燎地抓出一只就吃了起来,当然了,我吃的是自己亲手包的那个“小丑”哦,虽然其貌不扬,但味道还算不错。这次的体验让我不仅仅体会到了动手实践的快乐,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