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五礼之——凶礼
作者 小作家网 发布时间: 2020-08-17
“凶礼”其实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五种,那么这五种凶礼各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呢?现在实用最多的又是哪一种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第1种凶礼:丧礼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在旧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设置了丧礼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仅仅从去世的称谓上,就能够看出阶级不同以及身份的不同。
古代社会大多数时候以“孝道治国”,“丧葬礼仪”乃是“孝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儒家讲究“守孝三年”,清末重臣曾国藩的母亲去世,他只能丁忧返乡守孝。
曾国藩在为母守孝一年之后,皇帝下旨要求曾国藩“移孝作忠”,为国出力。由此可见,古人对于丧礼乃是格外重视,即便是曾国藩也不能违背丧葬礼仪。
第2种凶礼:荒礼
荒礼指的是国内发生自然灾害,诸如饥荒、瘟疫等变故,国家采取的救灾行动;这些与今天所谓的“礼仪”相去甚远,但是在当年却被称之为凶礼的一种。
第3种凶礼:吊礼
吊礼指的是遭受水灾、旱灾、日食、月食等变故,国家一方面采取救灾措施,另一方面也会安排祈禳仪式,以此祈求庇佑、祛除祸患。
第4种凶礼:禬礼
禬(音同桂)礼指的是会合财物,当自己的盟国因为动乱或者侵略遭受重大损失的时候,国家应筹集财物前去救助盟友。
第5种凶礼:恤礼
恤礼指的是对遭遇不幸的国家进行慰问以及抚恤的礼仪。
综上所述,西周五礼之“凶礼”所囊括的五种礼仪当中,前三种丧礼、荒礼、吊礼则不仅可由统治者施行,各级贵族也可以举行;最后两种襘礼以及恤礼,乃是国家大事,只有国王和宰臣才可施行此礼。
除此之外,丧礼、禬礼以及恤礼体系的乃是社会关系以及国家关系之间的礼仪;而荒礼与吊礼则又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认识不足,充斥着迷信思想。
因此对于现代人而言,朋友之间互相抚恤帮助、乃至于慰问救助,都非常普遍;虽然在礼仪流程上简化很多,但是其中蕴含着厚重的真情实感。尤其是丧礼,更是人情往来之中最重要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