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网

14《母鸡》说课稿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母鸡》是全国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是老舍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本单元人文主题:奔跑,飞舞;驻足,凝望。本单元课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感情的。那些可爱的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在他们的身上也不难发现闪光点,甚至是人性的光辉。本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先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语言表达上作者老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事,对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进行细致的描写,使母鸡的形象跃然纸上。全文共十个自然段,结构清晰,语言严谨又生活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舒服。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一个过渡期,从过去笼统的印象到具体的分析。这个时期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识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又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主体转变。孩子们感性学习明显大于理性学习,而且情感需求胜过严格要求。所以就针对学生对小动物的感性的喜欢入手,达到理性的分析问题,感受亲情。从而教育孩子们理解母爱的博大,感受母爱的崇高,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 四年级学生又是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学中经常要渗透写作方面的方法与技巧。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母鸡由 “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 3.感受母鸡作为一个“鸡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4.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位作者对不同动物在表达上的异同。 5.重难点: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感受母鸡的的生活习性和伟大母爱在母鸡身上的体现。 四、教学策略 教法:情境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熟读课文法 感悟活动法 学法:朗读感悟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 复习词语,回顾课文 激趣出示小鸡雏课件词语,学生开火车领读。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把好字词关,设计黄绒绒的小鸡雏,使课堂有了活力。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到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2.品读感悟,回顾课文1-3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画一画,然后小组讨论。 (2)学生按小组汇报交流,师随机板书。 3.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加声音,填空,学生方便理解把握。 【设计意图】读中理解、把握本段主要内容。对文段进行了方法指导,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4.作者写了母鸡的叫声特别难听,让作者心生厌恶。同样写叫声,我们在学习《猫》的时候作者又是怎么写的猫的叫声? 《猫》字里行间都能体现了对猫的叫声的喜爱,对猫的喜爱;而在《母鸡》这一课中,却真切地写出对母鸡叫声的讨厌,对母鸡的“一向讨厌”。 作者这样真切的写出猫和母鸡的生活细节,离不开他平日里留心的观察。文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一定要多注意观察,细心观察才能写的真切,才能把文章写的更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进行写作指导,指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巧妙写作,为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写作打基础。 (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1.学习课文第二部:4---10自然段 (1)作者一开始讨厌他,后来却“不敢”再讨厌他。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情感变化的的原因。 (2)生汇报(第9自然段),深情朗读。 (3)课件出示课文第9段,学生齐读,看看这段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母鸡? (4)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第五自然段,感受体会母鸡的“负责”,引导学生找本段能体现母鸡“负责”的词句。随机板书:负责。 作者看到了当了妈妈的母鸡对待小鸡雏的态度,所以“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读中感悟,把握主题,推动情感。 (四)汇报交流,总结提升 1.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6-8自然段 指导学生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具体描写,写出母鸡的慈爱、勇敢、辛苦的?又是如何体现它的“伟大”? 【设计意图】:共同找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合作能力。抓住细节写特点,提升概括能力。 2.师生合作,汇报、总结提升: 因为母有爱使这只欺软怕硬、无病呻吟,拼命炫耀的母鸡变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老舍看到了一位鸡母亲,它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苦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被深深地震撼了,所以他说:我不敢讨厌母鸡了。因为它身上有一个母亲伟大的情怀,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五)巩固练习,深化主题 1.课件出示:是什么原因使母鸡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完成)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小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个英雄。) 【设计意图】:再现主要内容,归纳巩固文本主题,深化情感。 2.升华主题 课件出示:你觉得这篇文章仅仅是赞美母鸡吗?提起母亲,你想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深化主题,感受作者除了向我们介绍鸡妈妈,还让我们体会母爱的无私、伟大。同时学习作者用笔的巧妙。 3.课后作业: (1)用行动回馈父母的爱。 (2)完成《猫》和《母鸡》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设计意图】深化主题,学习动物的不同写法。 六.板书设计: 14.母鸡 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无病呻吟 负责 欺软怕硬 慈爱 拼命炫耀 勇敢 辛苦 母爱(伟大) 【设计意图】我以这样的板书呈现给学生,目的是学生可以根据板书一目了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做到由板书到内容,再到板书的复习回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