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颂清明
作者 崔容玮 发布时间: 2021-03-2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又值清明,人人可谓肝肠寸断,亦怀悲痛拜祖祭宗。杨柳摇曳,雁鹊悲啼,一切,仿佛是一曲悲凉又不乏肃穆的凄颂。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之孙赶上坟”。清明,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到坟首拜悼已逝亲人,将酒食供于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培上新土,插上新枝,最后将酒食敬于故亲,把食吃掉,把酒挥洒坟首,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烟雨朦胧,这无疑为清明增添了几分凄美。 当然,悲痛并非清明节的全部,背上行囊去踏青,所到处,春光正好,百草丰茂,正是“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也许在这明媚的春光下,人沉重的心情会有所好转。 除踏青外,放风筝该是人们在清明这天最喜爱的活动了,古人认为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将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名曰,“放晦气”,连《红楼梦》内都有相关桥段呢!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萧穆的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也是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也许是清明最深厚的底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