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
师:这节作文课,我们学写想象作文。想象作文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要有一个想象的主要对象;二是要有一个比较合理完整的故事
师:(在黑板上,用三笔画出一个气球。)同学们,看我画的是什么?
生:(齐声)气球!
师:我想请同学们上黑板也来——画八只气球。
生:(争先恐后)我来!我来!
师:(选定7位同学)你们各自画气球,不要画一样的!十秒钟画完。
( 这7个学生挨挨挤挤在一起,嘻嘻哈哈地各画了一个气球。气球画和有大有小,有长有圆,总之,形态各异。座位上同学好奇地看着,似乎在想“作文课画气球什么意思啊?” )
师:(指导观察气球。)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上的八只气球。这些气球有的——
(由于学生画的气球很有童话色彩,随着老师指点的气球,学生自然运用排比句自由发言:“有大点的,有小点的,有长点的,有扁点的,还有方点的。……有的……还有的……”)
师:是啊,气球样子很有趣。每只气球都能让我们产生联想,哪位同学点着黑板上的气球说说“气球像什么?”
生:八只气球的样子很有趣,有的像大西瓜;有的像红苹果;有的像大写字母“D”;有的像放大了的鸡蛋;还有的一只像老鼠,正拖着尾巴逃跑呢……
师:其他同学按照自己的想象,七嘴八舌得自由说一说。是的是的,还有的像蝌蚪……
生:(看着黑板上的气球,自由练说“样子”。)
师:(在一气球上添了几笔,“哭脸”赫然在目,老师还在“哭脸”上添加两道泪珠。) 咦,这个气球怎么了?
生:气球哭了,流泪了…
师:是啊,气球们都很伤心呢。只是每个人的表情不一样,再请7位同学,用15秒钟各画一张气球伤心脸。
(又有7个学生挨挨挤挤在黑板前,这次,他们不再嘻嘻哈哈地,而是沉思了小一会,边开始作画。有的给气球画了一眼睁一眼闭,眉心间有几道皱纹;有的给气球画了两之三角眼,满脸泪水;有一个同学作的画面十分奇特:嘴巴成一大圆,两眼眯成一条线,左右两道泪水喷到眼睛上方——显然是从漫画书中看到过。 座位上同学看着好奇,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师:大家看,这些气球一个个哭得——
生:泪如雨下,泪流满面。
师:可是,表情却大不一样!请你说说其中一个气球的伤心表情。
生:这只气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嘴巴张得大大的,泪水都喷飞到天上去了……
生:这气球的眼睛哭成了一对三角,眼泪洒满了脸,嘴巴都哭得只有上没了下…
生:这气球的眼睛哭成了对勾,“V”字,嘴巴哭得像一个括号 ……
(学生们一个接一个说着气球的不同表情。)
师:气球们为什么这么伤心?请你们看八只气球下方的绳子,它们被扎成一束,主人用根带子捆住了气球绳索,还狠狠系了三个死结。总之,这些气球想挣,却挣不脱;想逃,也逃不了。它们失去了——
生:自由。
师:小结一下,刚才大家观察了八只气球的哪些内容?
生:气球的不同样子和表情。
师:(板书:样子、表情)还分析了什么?
生:气球们伤心的原因。
师:正是!气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文章前半部分的内容,我们赶紧写起来。谁来给文章起个开头?
生1:“嗯——嗯……”“呜,呜……”是谁在角落里哭?
师:以哭声开头,很吸引着读者。
生2:在一个商场里,有八只气球被一条绳子捆绑在了一起,:它们使劲挣扎着,却怎么也脱不了身……
师:他想象了一处环境,“在一个商场里……”讲故事一样的开头。还有吗?
生:有八只气球,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
师:从描写气球样子开始写文,是很不错的开头。请同学们各自想好文章的开头。然后把气球的样子、表情、内心一一写出来。注意,一定要分小节写,至少要分三小节。时间是9分钟。
(学生开始伏案写作。他们不时抬头看一看黑板上的气球画,写作注意力很集中,似乎没有障碍。老师巡视在座位间,随时俯下身子在学生作文上批注划波浪线,轻声细语着。
大约10分钟后,多数学生完成了这部分的写作任务。铃声响。下课。)
第二节课
师:下课的时候,我选读了李倩御、张煌天的文章。啊——!他们把八只气球写得会哭泣会想办法会挣扎,让我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这节课,咱们继续围绕八只气球往下想象,编故事。(老师边说边擦去黑板上八只气球的伤心表情。)这一天,气球们不哭了,因为那根捆绑着他们自由的绳子——(老师把那根束缚着气球的带子擦去了。)
生:被它们挣脱了。
师:对!八只气球可开心啦!它们立即决定,飞出去,要看看外面大世界。大家猜得到吗?它们想去哪里?
生:我想,它们会飞上海,要飞到世博园,参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展览馆,增长知识。
师:你猜得有道理!但这仅仅是一只气球的想法。这八只气球心气都很高,每个气球的梦想都不一样,继续猜,八只气球心中的目的地是哪里?那可是!都是中国,世界相当著名的地方!大胆地猜!
想好后,先说给自己听听,然后上黑板写上具体地名和想去的景点。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不时听到教室里这里冒出“去美国!”那里冒出“青岛!”的喊声。一分钟后,就有好多同学走到教室前面,像一群蜜蜂叮在黑板前,很快,在每个气球上书写起来:去青岛看大海;到美国看自由女神;飞南非看世界杯足球赛;飞重庆看长江……也有同学写到英国爬艾菲尔铁塔。)
师:(小结)看来,八只气球挣脱了绳子,摆脱了束缚,怀着各自的梦想,飞翔在追梦的途中,请试着用“先总后分”的句式练练。)
(学生盯着满黑板的气球和气球表面的文字,自言自语地说着。)
师:学会用“先总后分”的句式说了吗?请发言。
生:八只气球终于解开了绳子的束缚。它们都想去世界各地去看看玩玩。有的说,要去美国看看自由女神,有的说,要飞到上海世博会,参观那些现代化的城市建筑;还有的说,要到南非去看世界杯足球赛……
师:好!打住!你已经掌握“先总后分”的句式了。其他同学会了没有?
生:(齐声答)会——了!
师:继续往下编故事。这八只气球呼的一下,飞走了(把黑板上气球擦去。)它们飞呀飞,飞过了——(老师画下了“起伏的山峦”)
(学生看着老师画下的山脉简图,自由地回应着“高山”“丛山峻岭”。)
师:对!还飞过了哪里?谁来画?(一个学生立即上黑板画下了“波涛起伏的大海”,学生们纷纷插嘴“大海!”“大海!”)想画画的就上来!
(有三个学生跳出座位去画图,三笔两笔地画着,一个同学画的是高楼,他解释是“天安门城楼”;一个同学画的是“东方明珠塔”,还有个同学涂涂塌塌一大片,说是“撒哈拉大沙漠”。)
师:(指着黑板上简笔画,引导学生练说)哦——八只气球飞过了……飞过了……飞过了……飞过了……(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高山”“大海”“小溪”“电视塔”“高楼”……) 一路上,它们看到了哪些美丽景象?请每个同学都回答,并且要用这样的句式“ 的 ”
比如:茂密的树林,展翅的小鸟。先想一想,然后依次回答,内容要各不相同。
(学生们大约静思20秒,然后便依次发言:有“茂盛的树木”、“清澈的河水”、“壮观的瀑布、”“明媚的太阳”、“漂浮的云朵”,还有“挂满了果实的大树”“五彩缤纷的花园”“绿油油的农田”……答案不一。)
师:想象得真好!大家想一想,这八只气球心情真快乐呀!它们会怎样笑呢?请你们模仿它们的笑容。
生:(很放松随意地表演,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师:我们想象了八只气球美丽出行的情景。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呢?
生:八只气球飞呀飞,一路上,他们看到了高耸的大山,山上草木茂盛,气球高兴地赞叹道:“真美呀!”气球又看见了小溪,小溪的水清澈见底,有几条小鱼在高兴地吹着泡泡,一个比一个大。
太阳底下真热啊,气球赶紧躲到了大树阴里歇歇。听着树上的小鸟欢快地歌唱,歌声清脆响亮。
气球们飞呀飞,飞到目的地,天已经黑了。
师:为什么你能说这么好呢?能告诉大家其中的秘密吗?
生:我一直想着“气球飞到哪里,看到了什么”,好像气球在眼前一样,就这样说通顺了。
师:多么宝贵的经验!其他同学也要用上这个方法。一边想一边说。(板书:一边想一边说。)
师:好,咱们继续往下编故事。(把黑板上的画全部擦去了,随后老师换上了神秘惋惜的口吻) 可是,一天早上,有一个男孩看到天空飘落下几片东西,是什么呢?他捡起来一看,啊!是——(学生惊呼:气球爆碎了!) 谁来画“气球碎片”?(有一学生画下好几片不规则的气球碎片图形。)小男孩十分好奇,他捡起一片碎片,哎——那碎片上有表情呢!气球碎片都在笑呢。咱们仔细倾听:它们在轻声说什么呢?(老师把耳朵贴在黑板,似乎真的能听到气球说话。)
生1: 气球在说“我们看到了美景,到达了目的地,虽然我成了碎片,但我的心已经很满足了。
生2:气球在说“我昨天晚上已经飞到了目的地,回想看到的美丽景色,我好幸福啊。“
师:我相信所有同学都能倾听到气球碎片的心声,它在告诉你一个道理,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吗?(教室里很安静,稍倾,有个同学发言:为了争取自由,气球宁愿粉身碎骨,这是一次人生的体验。顿时掌声四起。)
师:有道理!我想,每个同学都能从气球短暂一生中获得体会的。现在讨论,我们即将要写作的内容是什么?
(写作内容提示:1.八只气球获得了自由后分别想去哪里?2.飞往目的地一路之上,有哪些美好的见闻?3.虽然气球都粉碎了,为什么还在微笑?)
学生迅速进入写作,有时会看看黑板提示,然后咋咂嘴又迅速写起来。老师巡视其中,不断表扬“这一组排比句很有气势”“把气球的梦想写得很明白”“一路见闻有声有色”等等。间接提示着写作要求。
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完成三部分内容。此时出示作业提示:1、把文章写完整,多朗读细修改;2、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下课!
教学解读
教学想象作文,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教学想象作文的意义是什么
写想象作文,需要观察被想象的对象,并以想象对象为主线串联出一个完整故事
本课教学,我选择八只气球作为观察和想象的对象,通过“绘画”,使学生想象出“为自由而献身”的一串故事。
儿童的想象能力惊人,但也有自以为是想入非非的缺点。尤其现代媒体的高度发展,多数学生从影视作品中获得了想象力,觉得想象就是天马行空般地随心所欲。因此,有个别学生写想象作文,看起来写得洋洋洒洒,而实际却脱离生活,缺乏观察,沉溺自我梦幻当中。想象作文虽然在写虚的内容,但是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依据,是有理由的虚拟,而不是虚假的无根据的乱想。
想象作文《八只气球》,是我根据一幅漫画而设计的作文内容。全课要求学生画出四个画面。1.八只气球被束缚自由的画面;2.八只气球摆脱束缚后的想法;3.气球们一路自由飞翔的见闻;4.气球纷纷破碎,结局悲壮却甜美。
教学中,学生所绘制的气球故事,是他们能够体验到的事物,是和他们有亲切感的事物。他们想象起来不累,虚拟故事有劲。
教学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方式。
二、想象作文和记实作文的共性是什么
同样地,想象作文和记叙文,都需要通过观察体验,在获得真实感受后才能写出真实的内容。比如说,出自不同学生之手画出的“八只气球”有大有小,有圆有方,有长有扁,就形成了想象“八只气球”的基础。
体会八只气球的内心是教学难点。我先给一只气球画出了眼睛、眉毛、唇线都向下撇的怪样,还添加了两行眼泪。学生一看就笑了,说“气球哭了”。接着,我要求学生也来给气球画痛苦表情,规定要画出不同的痛苦表情,这回,他们不再嘻嘻哈哈,而是沉思着作画。有的给气球画了一眼睁一眼闭,眉心间有几道皱纹;有的给气球画了两之三角眼,满脸泪水;有一个同学作的画面十分奇特:嘴巴成一大圆,两眼眯成一条线,左右两道泪水喷到眼睛上方——显然是从漫画书中看到过。为什么如此痛苦?当时有学生马上说:“我看到过游乐场里,有八只气球被绳子‘拴在一起’一个小贩紧紧攥着它们。”这说明,想象离不开观察,故事的情节与生活是密切结合着的。
本课教学以绘画融合观察,观察再融合想象,其作用和记叙文是一样的,是想让学生借绘画过程获取作文素材。
三、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依据想象作文的特点,我尽量地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课堂上先后出现三次。
第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下一只气球,其余七只气球让学生画出不一样的形状,于是学生就展开思考,画出了形态各异的气球。
第二次,我先给一只气球画上痛苦的表情,然后要求学生给其余七只气球画上不同的伤心落累的表情,学生自然地依据不同的思考画出不同的表情来。
第三次,八只气球挣脱束缚准备去旅游,我先想象其中一只气球想“到上海看世博展览”,随后便规定,其余气球必须另找旅游目的地。这就又把一个思维的空间让给学生。如果学生的想象有不严密,不科学的毛病,可以即时指正。
当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工夫还应落实在细节指导上。比如,学生回答“第二只气球想飞往美国……”的时候,老师要追问:“去美国?想看什么?”把学生想象模糊的那个部分“追问”清楚。当学生想象的思维到达确切的点位上时,想象才更具有合理性,文章内容也就具有可信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想”的能力,通过本课教学,我收获到的经验是:要让学生有得想,能想清楚,还要想得合理。
(本文选自《名师这样教作文》丛书)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