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不喜欢吃饺子,讨厌饺子的面皮,但姥姥做的“玻璃饺子”是个例外。
不知道姥姥是怎么做到的,硬是把饺皮做成近似透明的薄皮,把馅子包在里面像个“大肚将军”一样。
大概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家里人怂恿我尝尝姥姥的饺子。“不要,我不爱吃。”我拼命地摇着头,拒绝任何人向我夹来的“玻璃饺子”。姥姥用那双深邃的眼睛笑眯眯地看着我,眼角粘连着几条浅浅的褶皱,用那只粗糙又温暖的大手,专挑了一个晶莹剔透的饺子放入我的碗里。
“凡事开头难,你不试试怎就知道这个饺子不好吃呢?万一错过了美味,可不要后悔哦!”姥姥用充满爱怜的语气说道。
我经不起她的诱惑,只轻轻咬了一口,就觉得晶莹剔透的面皮软绵绵的,里面裹着土豆和剁碎的猪肉有着与水饺不同的独特风味。我天真地问姥姥,把什么包在了里面?
“我把幸福包在里面了。” 伴随着姥姥爽朗的笑声,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种“玻璃饺子”。外头的餐厅是没有这手艺的,所以隔三差五我都要去姥姥家点这道饭来解馋。久而久之,姥姥的“玻璃饺子”成了餐桌上的招牌。就这样,我一直吃着姥姥的玻璃饺子长大,从幼儿园吃到上小学,这个味道一直伴我很久很久,直到姥姥生病、去世……
姥姥去世后,姥爷知道我爱吃“玻璃饺子”,便学着姥姥生前的样子蒸了一笼屉玻璃饺子。我两眼放光,又能美美地吃一顿玻璃饺子了,可当姥爷揭开笼屉的那一刹那,我失望极了——饺子皮又厚又糙,土豆粒儿还有点夹生,嚼着嚼着会碰上胡椒粒,唇齿间麻麻的,勉强咽下一个后,便放下了筷子。
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我再也尝不到独属于姥姥味道的饺子了,这种早已扎在我心里的味道,是谁都仿不来的。
姥爷见我放下筷子,竟有点像犯了大错似的忙不迭地说:“我再好好学学,下次包你好吃。”
我看着姥爷的样子,泪水止不住地流了出来。我知道,无论是姥爷还是姥姥,饺子里包的全是幸福的味道。
(指导教师:张锦艳)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