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景”习作指导看这里

2019-01-09 00:00 发布

暂无内容  年级 / 3137 0 0

习作和口语交际安排在一起,先是通过口语交际来介绍家乡的一处风景,要求学生介绍清楚风景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并要求表达出对家乡热爱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下来,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本次习作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是关于细致观察,发现家乡值得自豪的景物,并能够抓住特点。

要求:能够介绍清楚特点,并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怎样才能表达出“热爱”?我们需要把这空洞的、笼统的要求具体化──所选择确定的景物一定是值得自己自豪的,认为向别人介绍了别人会喜欢的。找到这样的景物就需要去辨别比较──首先是这处景物(风景)在和其他景物对比的过程中,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最喜欢的,认为别人也能喜欢的。然后,要对景物进行细致观察,抓住这处景物的特点。

第二,要求学生能够把这处景物的特点介绍清楚。而把这处景物介绍清楚,就需要把这处景物分解成若干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介绍,这就需要孩子去体验,光靠想像是不行的。在教学中我觉的可以这样去做:在课前让孩子们再到实地去看一看,沿着景区的路线,每走一处,任务是说3-5句话,然后连起来讲给别人听,鼓励同学们从别的书上收集一些描写景物的好词好句好段。鼓励在叙述时尽可能地用上这些句子,但不要将此作为评价作文的一个标准。教师也要自己去收集一些句段,推荐给学生,利用课件去唤起孩子的体验。以我五原县的抗日烈士陵园为例:


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城北,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陵园——五原抗日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679位抗日阵亡将士的忠骨。

陵园由牌楼、纪念碑、名录墙、墓冢、左右展厅、傅作义主题塑像广场和陵园连接路七部分组成。

牌楼由三个门组成,全部选用黑色陶土瓦和陶土面砖装饰,显得典雅、古朴、庄重。门的正中间写着“五原抗日烈士陵园”八个大字,门柱上镶嵌着一副对联,上联写着:勇士扫狼烟鬼泣神惊顶天立地英雄汉。下联写着:青山埋忠骨风悲云壮卫国保家民族魂。过了牌楼,就是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纪念占地1940平方米,寓意五原抗战1940年打响。碑的基座高2.4米,分两个平台。第一平台有8步台阶,寓意对日长达8年的浴血奋战和五原抗战是傅作义将军率领的第8战区的典型战役。碑座高3.22米,寓意五原抗战于1940年3月22日取得胜利。碑高13米,表达五原13个民族的人民对英雄的敬意。碑身呈三剑形,碑体三面均刻着傅作义亲笔题写的 “五原抗日烈士纪念碑” 9个大字。

……


我只写了景区七个部分中的两部分,包括开头就已经写了390个字,后面还有五个部分,当然可以像这样不紧不慢地往下介绍,按照这样的写法,粗略估计写1000字的文章都不是难事,这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我想说的是,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我们应该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过分拔高要求,让写作文在孩子们心中留下难写的阴影,只要能够写清楚一个景一件事就完全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