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班发明锯子想到的

2019-01-07 00:00 发布

暂无内容  年级 / 4027 0 0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最好的木匠叫鲁班,那时的工具很简陋,一般木工使用的都是斧头,干起活来很慢。鲁班承建的一处工程是有时间限制的,如不能按时交工,就有可能被杀头。

    他正为这项工程的进度发愁。有一天,他在上山的路上,抓住一缕青草,一不小心被青草划破了手。他拿起青草细看,他想青草为什么能把手划破呢?原来青草的叶子上都长成齿形。鲁班想人的牙齿之所以能嚼食物,是因为凹凸不平,青草能划破手也是因为叶子边上凹凸不平,如果仿照叶子的形状制一种工具,肯定能提高工效。于是他想象着这种新工具的样子,想象着有了这个新工具后出现的奇迹……他根据想象中的样子马上试验,制成一种新工具,拿到工地一用,果然提高了效率。这种新工具就是锯子。鲁班也成了木匠的祖师爷。

    事实上,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人从观察中得到某种启示后,开动脑筋的结果。人们看见鸟儿在天上飞,就仿照它飞翔的原理发明了飞机;看见蝙蝠虽然眼睛不好,但在夜间飞能辨别方向,就仿照它辨别方向的原理发明了雷达;看见鱼儿在水里游,就仿照它在水中游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这就产生了一门重要的学科——仿生学。文学创作也是这个理,不管观察到什么现象都要开动脑筋,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否则是写不出好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