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2020-05-28 00:00 发布

暂无内容  年级 / 6520 0 0

怎么让孩子爱上阅读?“先给他一个阅读环境”


       1949年,梅子涵出生于上海。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父母都是阅读者。“我的母亲是个长篇小说的阅读爱好者,她不是文学家,家里却摆满了书籍。”梅子涵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而他的女儿则在他的阅读氛围中爱上阅读,如今,她也成为一个作家,一个翻译家。

       梅子涵说,童年成长的气息很重要,小时候他家里摆放的那些书,就是他的成长背景,是他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能闻到的气息。“我的阅读习惯和父母喜欢阅读有关,我女儿的阅读习惯和我喜欢阅读有关。

       然而对梅子涵来说,如同吃饭、睡眠、穿衣一般普遍的阅读行为,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却不是所有人的必需品。“人类创作诗歌和神话已经几千年,创作小说这样的文学也有几百年,可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普遍养成阅读的习惯。”

       因为推广阅读,梅子涵经常去到各地的学校。“每次我看到满墙张贴的学生阅读感想,听到校长向我介绍的学校阅读状态,我都忍不住偷偷打量这位校长,我想知道:学生读过的那些书,你们都读过吗?”梅子涵认为,当下,很多成年人都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但却有很多不阅读的成年人在敲锣摇旗要求儿童去阅读。“一个只希望儿童有阅读习惯,而自己不阅读的人是很可怜的,可怜之处在于,他的学生,他的孩子分分钟可以超过他。”

       梅子涵呼吁,“要让儿童对阅读有亲近感,首先你要有阅读的习惯。不管你是什么年龄,现在都来得及。


没有家庭阅读氛围怎么办?“老师,那你就更重要了”


       怎么让孩子有阅读的习惯,如果他每天都读好书,自然会养成阅读习惯。但这样的习惯由谁来帮他形成呢?家庭,学校。梅子涵认为,学校的力量胜过家庭,老师的力量胜过监护人。“但首先要自己做一个阅读活动的实践者,一个不爱阅读的教师不可能成为课外阅读的指导者。”梅子涵说,号召者的力量其实并不很大,因为他的眼中无光,但是如果能通过老师的嘴巴讲出《小王子》的故事,不需要你去号召他读书,你能讲出来就是一种号召,使学生跟着老师的阅读习惯去阅读。

       所以,学校的阅读怎么进行,班里的阅读怎么开始?梅子涵说:“老师,请你读书,这就是最强大的开始。


看了很多书写作还是不行?“我们不需要培养那么多作家”


       “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可是他的写作好像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写的作文看起来还是干巴巴的。”儿童读书,只关注故事是如何生动,很少停下来研究作者如何写作,这种阅读虽然读得多,但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好像并没有什么帮助。这也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有疑惑的地方。然而,梅子涵说,“如果抱着阅读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这样的动机,未免太功利,同时也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梅子涵认为,读文学并不是单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水平只是很多能力中的一样,培养写作能力如同浇灌树木一样,不是为了让哪根枝条长得更好就只去浇灌那一根枝条,而是需要浇灌整个生命。“生命充沛了,写作自然会好起来,好到什么程度,我们无法测量。而如果暂时写作水平暂时没上去,你就觉得阅读没意义,你错了。再说,我们不需要培养那么多作家。我们还需要种植家,医生、警察,各种各样的职业。“

       梅子涵说,阅读并不是读出很深的思想才是有效的,能感受到书中的情绪以及任何收获都是珍贵的。“文学给你语言,给你微笑,给你眼泪,帮你渡过生命中的那个下午。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我认为,需要充满爱的人,内心很温暖的人,眼睛很柔和的人,面带微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