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写作?
谢谢“六六教育”的邀请,让我为孩子们开设“写作课”,其实这个提议从去年就开始了,但我一直发憷,总觉得“写作是无法教的”,其实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就如同很多人说“天才是教不出来的。”这除了给人设置障碍,炫耀“与生俱来”的优越外,不能给人带来任何益处。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和在教儿子学习钢琴和写作的过程中,发现写作与其他任何技能一样,都是需要训练的。
我们知道,学好钢琴、舞蹈,其他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日复一日不断地学习、练习,而唯有写作,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是不需要学习的,我们只需要在课堂中学好语文课,就可以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其实,并不是如此:
我们可以观察我们身边的大学生或者其他已经进入工作领域的人,拥有高学历但是却写不好项目说明或者学术报告大有人在。而目前中国很多到欧美留学的很多高智商学生,往往无法与欧美学生竞争,就在于他们在写作能力上的滞后,所以,写作也是一项综合的能力,涉及文法、修辞、逻辑,视野与见识,需要我们从小就训练,它也是一种审美与思维方式,就如同说话,我们每个人都会,但怎样才能说得合宜、有效,达到沟通的目的,这就需要学习、训练技巧与技能。
《圣经》箴言说:一句话说的合宜,就像金苹果落在银网子。什么意思?就是相得益彰,就像好的食物需要好的容器来搭配,我们现代人讲究“双赢”,就需要学习语言的艺术。
把口头表达变成书面语言,用文字来承载我们的思想,就是写作,所以,写作不仅仅是成为作家才需要学习,它其实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语言工具。很多人会花时间去学习一门外语,但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中文,这恰恰是让我们丢失了一种深入我们文化传统和文字美学的最好途径。
在汉语写作中,有非常悠久的对于“诗、词、赋”的审美、韵律格式,这看起来非常“不实用”,但它却可以熏陶出一种优雅的气质,中国古代贵族要学习“六艺”,西方的古典教育也讲究“三艺”,其实都离不开作文、书法,只是西方更讲究修辞与逻辑的训练,而我们的写作课恰是想综合中西方不同的优点,把文法、逻辑、修辞、结构都做到娴熟贯通,这之中,少不了阅读上的训练和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所以,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开启写作之旅,一起去探索我们的内心世界和经典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斑斓生活,虽然这些作品人物来自不同的时代、语言和地区,但他们却有与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它会拓展我们的认知,让我们去认识人与人的差异。
不想成为作家也可以学习写作吗?
有很多家长问,我的孩子很小,也可以学习写作吗?我们不准备让孩子成为作家也可以学习写作吗?
我的回答是“不要给孩子设限。”
孩子的潜力是需要在学习中被发现,把喜好变成一种持续的动力,才能点燃一个孩子的内在热情,如果能把这种热情辅以系统性的技能训练,就可能使之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所以,任何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除了基础性的技能培养,良好的方法和习惯,再加之以毅力,就可以使之成为这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所以,好的老师不只是教学生简单的技能,而是去发现他们的潜能,并能不断去激发他们的梦想,引导他们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把思考、想法记录下来,形成文本,这便是创作的开始。
其实,创意写作在美国是一门非常普遍的课程,很多大学都开设有这种专门教授创意写作的学位,所以,他们的当作作家几乎都获得了创意写作学位,从事文学创作属于科班出身。很多知名作家也在大学教授创意写作专业。这就形成了创作的传统和美国的文学特色。除了学校,社会上也有各种不同的“写作工作室”,这种写作的普及造就了大量的、潜在的作家。很多人都具备文学创作的能力,所以,在欧美作家并不神秘,而且作家的背景非常多样,大多数人是经过现实生活的历练然后将自己的经历转变成文学作品。
在中国的创意写作(文学创作)亟待开展。我自己的写作就是在当时县文化馆暑期开设的“写作课”得到锻炼,有诗歌班和小说创作班,我是在诗歌班里作家的梦想被点燃,此后近20年来,一直在与文字打交道,除了自己写作,也一直在媒体工作,撰写新闻和文学、艺术评论,所以,写作是一个很广泛的领域。近年来的自媒体,人人都是作家,每个人都可以在微信公号上创作、发言,评论,晒美食、晒生活。
写作的难度
由此看来,写作并不难,而且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如同我们每天吃饭、呼吸。但小朋友一到写“作文”的时候怎么就觉得这么难呢?
很多家长也反映:我的孩子不喜欢写作文,他们害怕写作文,不知道如何下笔。
那么,你们觉得难吗?
你们为什么来参加写作学习呢?
是想提高写作水平、增加阅读能力,拓展视野,还是爸爸妈妈要求你们不得不来学习呢?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还需要我们具有工匠打磨产品一样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拿出纸、笔,从一个词组、句子,段落开始,所以,汉语语法是我们入门的基础。
在我看来,写作的难度是在“写作本身”,因为我们有一个误区,一直以为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词汇,要文思泉涌才会写作,其实不是这样的。写作不是等待灵感的来临,它是一个持续练习的过程,需要我们养成一个阅读和记录的习惯:
我们来看看很多著名作家是怎么定义写作的:
茱莉亚.卡梅伦认为“写作是一种朴素的生活”。对于斯蒂芬.金而言,写作是更“明亮、更愉悦的所在”。我们总结很多作家关于写作的定义:写作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画家是用画笔和颜料创作作品,音乐家是用音符,我们是用语言文字,在作品里构思一个我们想象的世界。
当然,也有非创作性的写作,像你们学校语文课的“作文”、书信,家长单位的公文,报告等等。所以,写作也是实用性的技能,它一点也不复杂、神秘,我们每个小朋友掌握了字、词、句文法后就可以写作,也能创作。
我记得我儿子巴山在6岁时读了《橡果中的橡树》就写了一首《家是开满花的树》的诗。
所以,不要害怕困难,我们写作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们的“害羞”,害怕我们写不出优美的词句,害怕被他人取笑我们没有写作的天赋。
我们可以从最简单观察自己开始,我是谁,我为何与众不同?我一天的生活是如何展开,你们找出最喜欢的书或者绘本,带来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你喜欢这本书的理由,为什么想推荐这本书?
相信,我们在写作课中将开始一段愉快的旅程,去感受这些精美的故事提供给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从中获得启发?
这将是你们小朋友之间相互激荡、交流、探讨、思考的一个过程,你也可以提出问题,任何问题都可以问?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