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 魏星
作文是可以教会的。从“写作”到“发表”,学生经历完整的言语生成体验,从中获得规律性的策略,提升言语生成的品质。
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教室里都悬挂着写作过程,即:
Prewriting-Drafting-Revising-Proofreading/Editing-Publishing/Presenting
(构思——写作——修改——校对/编辑——出版/递交)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普兰蒂斯·霍尔公司出版的系列语言教材《写作和语法:交流实践》十年级,第六单元以“描写”建构活动,简要地介绍如下:
1.提出任务。“每天离开家之前,你可能就要运用描写。例如,你可能会描述昨晚睡得多香,或者新麦片粥的味道多好。病人向医生描述病症;旅行社通过描述吸引喜欢在家消遣的人出去度假;受害人的描述为侦探抓住罪犯提供线索;剧作家的描述有助于电影制片人搭建或找到合适的场景。”然后介绍什么是“描写”,其间配以插图,并让学生批判性读图,感受“描写”。并以作家言语作品的生成情况,以作家的话告诉学生,怎样描写恰当。
作文完成中(1)
蕾丝丽·哈里斯是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太阳坡高中的学生。她描写了一次田径赛开始前和比赛中的印象。请跟随蕾丝丽进行思路组织、打草稿和修改等写作文的全过程。本单元结束时你可以读到完成的作文。
2. 提供范文《亲爱的美国:来自越南的家信》。以此为“例子”,读与写有机联系在一起。
阅读策略:想象 想象作者的话,也就是在大脑中勾勒作者描绘的画面。阅读下列信件时,注意细节描写,可以帮助你想象作者的感觉和经历。
写作运用:想象 开始描写之前,想象写作主题,考虑要用的能帮助你将这种图像传达给读者的词或词组。
3.写作前的准备:选择所写话题,难忘的人、值得注意的地方、不同寻常的事件,以及引起兴趣的想法等,都是适合描写的话题。介绍用于找到更多描写话题的不同方法。
(1)画画或速写 拿出绘画铅笔、纸,勾画你感兴趣的人、地方、东西或事情。速写可以抽象,也可以写实。画完后,选择画面的一个部分,发展成描写。
(2)浏览日历 翻翻今年或去年的月历或日历,看能否想起过去的人或事情。例如,某个日期可能让你想起遇到的某个人,玩的游戏,或者爷爷的生日晚会。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描写的话题。
(3)设计蓝图 画一幅你熟悉的建筑物平面图。然后,给每个房间或区域标上名称,使之听起来有个性,如“我的工作室”,“凯的小窝”,或“妈咪的空间”等。另外,记录每个房间让你联想到的回忆或想法。然后,选其中最有意思的,作为描写的话题。
教材配以“话题库”和“对美术作品的思考”、“文学思考”,并设计体验写作的机会,让学生
4.缩小选题范围。
(1)用话题网挖掘话题的不同方面。
(2)考虑读者和写作目的。选择读者能理解和欣赏的细节描写。你所选择的细节、语气、对文章主题的态度等,有助于实现写作目的,也就是写作原
(3)利用“方块法”收集细节。
作文完成中(2)
蕾丝丽用方块法为她的描写作文收集细节。
描述联想运用骄傲;胜利;自我价值做好比赛的心理准备;积极地看问题跑步比赛;发令枪响之前、比赛中、比赛后;集中注意力;努力比较或对比分析评论就像做好跑步准备的马增强自豪感;锻炼身体紧张;放松;最后冲刺5.写草稿。(1)“确定语气”,收集好各种能引起读者兴趣的细节后,选择其中一个细节,确定整篇文章的语气或气氛。描写的语气有助于读者理解及欣赏你的作品。比如欢快的气氛:“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在床上,耀眼的光线在墙上起舞。我一骨碌坐起来往外看。外面的白色亮得我几乎睁不开眼睛。昨晚下雪了!”再如敬畏的语气:“那天早晨的太阳与往日不同。太阳照耀着,清爽而真实,在墙上留下复杂而又神秘的图案。带着困惑的期待,我坐起来,向窗外凝视。夜里下了雪,整个城市变成了哀婉动人、美丽无比的仙境。”(2)细节拓展。写初稿的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使你的描写既令人难忘,又很独特。
6. 修改。以具体策略介绍如何修改总体结构、修改段落、修改句子,作文修改中,强调“同伴修改”,完成。
作文完成中(3)
蕾丝丽在描写记叙文中加入了一些修饰语,增加描写深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主人公。
详细说明蕾丝丽当时的想法。
宣布800米路程的开始,同时也使我自由,发令枪一响,一种兴奋的悸动流过全身。我一下子冲到其他选手前面,窜出去,ù挤进内道。快跑,快跑,我不断提醒自己。放松,舒展,双臂挥动加快,再加快。观众高声为我加油,但我什么都没有听到,只听到标志最后一圈的枪声。
6.校改。与他人交流作文之前,花点时间润饰文章。纠正语法和标点方面的错误,并确保拼写正确。
7.发表。 采用多种方法与他人交流作文,并进行写作反思。
作文完成中(4)
幻影
蕾丝丽·哈里斯
恐惧生出翅膀,飞进胃里,失控的嘴不愿吞下恐惧。用力呼吸,我不断告诉自己。镇静。身上每一处能够受逻辑思维控制的地方都在宽慰自己:这只不过是个小比赛而已,我不应该有任何思想负担。但胃里不停地翻腾,胸口因为期待而发紧。我意识到只有靠自己才能消除恐惧,于是我开始慢慢地呼气,迫使自己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赛事上。我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起跑线上时的脆弱和对自己能力的没把握。那些选手我都不认识,他们在我周围做着弹跳、伸展等准备活动,并互相交谈。我们每人都表现出对别人的威胁,空气里弥漫着祝福自己好运的愿望,如同廉价的香水一样。我安静、不张扬,在内心里做着准备,希望长期艰苦的训练会有所回报。很快,传来那令人难忘的命令:“各就各位!”我的心开始狂跳,而我的身体却僵硬、紧张。发令枪响了,宣布800米路程的开始,同时也使我自由,一阵兴奋的悸动扫过全身。我一下子窜出去,冲到其他选手前面,挤进内道。快跑,快跑,我提醒自己。放松,舒展,膀臂甩动频率加快,再加快。跑过看台时,观众们高声为我加油,但我只听到那标志最后一圈的枪声。枪声告诉我“快点!”我必须听从它的命令。跳跃的步伐落在脚跟上时有点疼,而对手就紧紧跟在我后面,迫使我将体能发挥到极限。最后200米,最后200米。我用更快的速度冲刺,我决心赢得比赛。一路上,我在心里默念:加油,一直跑到终点。然后,就好像突然间起跑一样,我一下子跑到了终点,没有丝毫紧张,也没有了站立的力气。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做好充分准备,充满继续比赛的信心。正在这时,有位选手对我说:“你起跑前是那么冷静。”听到这些,我只是笑了笑。她不知道我的秘密。
这个作文教学例子,以“描写”知识建构单元。着眼于知识,但这个知识完全活动化了。从构思到发表,每进行一步,都有具体的策略指导。如果经常接受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言语生成能力也飞速成长。美国的写作知识是深入人心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呢?
1.完整的过程。这个教学写作思维的程序步骤,每进行一步,都安排了具体的训练。反思我们的教学,很容易找出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半截子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利用教材的导语,从“意”入手,引导学生选题,但引导学生创生内容的策略不多,完全自由化。这样,一部分积累好、语感好的同学,顺利完成作文,但还有一部分同学找不到方向。学生在写好作文后,修改的事情由老师来做,学生拿到作文本,也只看了一眼分数,也没有具体的策略。
2.具体的策略。这个教学案例注重思维方法。他们的教学是一种“写作策略教学”,在这个教学中,设计了蕾丝丽·哈里斯的写作过程,每一个过程设计得非常细腻,比如用“头脑风暴法”帮助学生选材,运用方块法帮助学生收集细节,运用正负表格、自我“检查清单”,帮助学生写作和修改,这样,神秘的写作行为就变得具体化了。而我们的写作教学,仍然以一种“想当然”的方式进行着,或者走向另外一种极端,进行机械的写作技能知识的传递。
3.真实的活动。这个写作案例基于真实生活事件,以真实的问题、场景、活动开始,以真实文章的发布结束的。“拟”这样,作文自然成为一种真实生活行为。我们的作文教学范式往往是“知识传授——范文模仿”式的。在一些公开课上,也能看到一些“制作生活”的课,如现场做游戏、做实验、演小品等,然而毕竟不是课堂教学的常态。
作文并非是多么神秘的事。让学生敞开思维,经历完整的言语生成过程吧!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