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这是年轻的W老师的实话,很无奈,很实在。 不少语文老师从不拿起笔来写东西,不只是枯燥的论文、案例不写,连有趣的散文、小说、诗歌也不写。一个怕写作文的语文老师教学生写作文,就像一个怕唱歌的音乐老师教学生唱歌;一个不会写作文的语文老师教学生写作文,就像一个不会唱歌的音乐老师教学生唱歌。这样的尴尬在数学老师身上很少出现。要学生做的数学题,数学老师几乎没有不会的。这也是学生普遍觉得数学没作文难的重要原因。老师自己都没学好、老师自己都害怕的东西,你还能希望学生都不怕?有一天语文老师都你不怕写作文了,都爱写作文了,都有写作的甘苦得失了,语文老师谈起自己的写作眉飞色舞了,学生必然会受到感染,也必然会喜欢上作文。
最近,工作室的小园老师的文章《做一名会游泳的教练》,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小园老师每个星期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发一篇“教师千字文”——即樊老师的文章,都是些班级里、家里的芝麻小事。两年下来,樊老师的文笔进步之大让我惊叹。小园老师写好征文后,要我看一下。好几位老师都用QQ传我文章,要我提点建议。小园的我几乎没什么改动。每一个星期写一篇文章,写上两年,你的水平绝对可以非常好地对付小学作文教学。因此我想对W老师说,如果你要一辈子当语文老师,那么我希望你坚持两年,像小园老师那样每一个星期写一篇作文,写好的作文要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都来看,因为这样的写,会逼迫你开足马力,每次都要拿出最好的自己,这样每次的写作都进入你的作文潜能发展区域,写一次有一次的进步。而不是随便写了随便放在电脑里。那样胡乱应付没用。 小园老师的《做一名会游泳的教练》,道出了语文老师经常写的三大好处:第一,可以示范“写作目的”,小园老师说“作文,另一种言说方式”“作文,是一种情动辞发”“作文,是一本生活备忘录”。第二,可以示范“写作过程”,小园老师说“构思先行”“落笔为重”“修改有道”。第三,可以示范“写作意志”,小园老师说“意志,开始了就不停步”“意志,不因困难而中断”“意志,不断地挑战突破”。全文读来,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全是她写作经历和作文教学自然而然的结合。两年前,小园绝说不出这番话的。只要两年,就能改变你对写作和写作教学的一辈子的恐惧,还能收获“写作—发表”的自信和快乐,这是一笔非常划得来的生意。 有的老师说,我年龄已经不小了,精力没那么旺盛了,学习力也不强了,身体也走下坡路了,实在折腾不起了,有没有别的办法? 有。 ——尽量不要去教写作技巧。技巧这个东西最需要的是恰到好处,过了就焦了,没到那就不熟。自己没有写作的经验,所教的技巧就拿捏不住火候。这时候,你只要想办法去激活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写作热情好了。很多作家谈起小时候自己喜欢上作文,都是老师夸他的作文好。作家的小学语文老师不是什么名教师,也不是什么特级教师。他们没有留下一本著作,没有留下一篇论文,要不是作家在他们的文字里提起,根本不知世上曾有过这样一个老师。 但是,学生记住了他们,因为老师的表扬、激励和鼓舞。 想尽法子去夸学生,用尽各种手段去夸学生。甚至可以极端地讲,不要去管学生作文里这毛病那毛病,只要把写得好的拿出来夸就行。评论家写不出好的小说,但不妨碍他们评论矛盾文学奖作品,我们写不出好的作文总还能看作文里好的地方,对不对?最大的不应该是,老师自己怕写作文,也写不好作文,看学生的作文还经常说这不好那不好,最要不得。好孩子不是打出来的,是夸出来的;好作文不是骂出来的,是夸出来的。从今天起,嘴巴甜起来,想想自己不会写作文,整天担心老师的批评。从今天起,学生作文晒到QQ群里夸,做成美篇发出去夸,贴到班级的作文墙上去夸……这跟老师会不会写作文无关,却跟学生最终怕不怕写作文、能不能写好作文,大大有关。 重要的友情提醒:不要期望一夸就有神奇的效果。技术训练的见效会比较快,它是西药。写作热情的见效没有那么快,那是中药。中药慢一点,有效了却是治标又治本的。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