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这句话是对“写作”的一个完整的定义,抽象性、概括性极强,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哪怕你只对他说起“作文”,应该有哪些规律要求,他们也许感到高深莫测,从面对“写作文”这件事也看得举足轻重,因为他们毕竟对文章的认识很肤浅,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给他们加以规定,单纯说教,容易使他们的思维定势,束缚了他们的表达欲和想象力,写出来的作文就谈不上多么精多么妙了。《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低年级学生接触更多的是看图说话,写话,他们面临的难题是离开“图”这根拐杖,怎样去写作文,写好作文。那么,如何把写作的方法、目的和要求既要浅显易懂,又要使学生极有兴趣地接受它呢?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首先要让“作文”这个词以“隐身法”贴近学生,让作文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中,其次在看图写话和离开图写作文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地完成一个过渡,当他们有一天写出比较满意的作品时,他自己就会感到惊喜:原来写作文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啊!这时的他对作文的理解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几年来,我在教低级学生作文方面具体是按以下几方面来做的:一. 巧妙灵活利用教科书,深入领会并执行新课程标准。
作文通俗地讲,就是能通过文字来讲话,用文字形式来表达你自己的想法而已。所以我认为,低年级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1. 紧扣教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连句成篇打好基础。
如在第三册《一株紫丁香》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同时通过动作来辅助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深爱之情外,我又巧妙地利用诗中最后一句“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启发学生想象并展开交流:老师在梦里会梦见什么?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致,有的学生说:老师会梦见她的学生们考试都考了100分;有的学生说:老师会梦见她的学生们都考上了大学;还有的说:她会梦见一名差生进步了----你看,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是太丰富了。这时我便不失时机地说:“哪位同学能把几个同学的话连成一段话说出来呢?”那么同学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用“----会梦见-----会梦见-----还会梦见-----”这样的语序说一段很完整的话,你看,如果把这段口头的话稍作加工,用文字书写下来,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作文吗?
2. 抓住时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巧妙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标的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很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孩子们往往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意犹未尽。如果刚刚学完的一篇课文是童话,我会让他们续编童话或模仿童话,自己再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们可喜欢做这样的事情了。在这种时候,学生们会表现得无拘无束,思维也像长下了翅膀,在想象空间里自由翱翔。但老师要提出来一点要求:故事要新颖,语言表达要完整、合理,讲后要评价、评选最佳故事大王,这样在几轮讲、评之后,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 针对低年级学生表演欲望强烈这一特点,通过表演,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达到进一步理解,积累好词佳句的目的,为写好作文作好铺垫,自然完成由说到写的过渡。
如《小鹿的玫瑰花》这篇课文,孩子们喜欢至极,于是安排他们自由组合,自编自演,然后汇报展示,并评选优秀演员。要求在表演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运用课本中的好词佳句,并把这些好词佳句准确地用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品思想感情有理解,促进自我表现力的提高,还可以把学到的好词佳句运用自如。
再如第四册第一单元刚刚学过,趁学生们还沉浸在春天来临,万物勃发的兴奋之中,让学生们把本单元描写春天的词语积累起来,也可以自己再另外搜集,来个积累比赛。在组织学生春游时,适时指导学生在大自然里寻找、发现、观察,与自己积累的东西融为一体。春游过后,结合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举办一次语文活动,让学生们把自己在春游时看到的,想到的在孩子里经过一番加工,有条理的讲给大家听,然后互相评价,补充,畅所欲言,最后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口语交际中学到的,自己认为最精彩的部分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并加上一个题目《寻找春天》,这不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吗?记得当时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还用上了形象的修辞:柳树扎起了绿色的长辫子,蝴蝶在花丛快乐地游戏----看到这些,我很欣慰,学生人终于离开了“图”这根拐杖,可以独立行走了。
游戏会使孩子们轻松,愉快,与此同时,思维活跃,在这种时候引入教育,容易启发孩子们的潜能,触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游戏本身说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孩子们有了写作的内容,不用再挖空心思去搜集材料了。但是把游戏引入作文教育,之前一定要设计好游戏,使游戏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并且是孩子们易于接受的,能激发起大家游戏的热情,能为孩子们提供充分想像和创造的空间,游戏结束后易于用文字整理成一段话。这样的话,孩子们会很轻松地在玩中学写作文。在一堂习字课后,我带领大家做了一次猜词游戏。先制定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第一轮可以是小组选派精兵强将,第二轮老师指名上台,第三轮是“抓阄”定人选,猜词机会每人只有两次,第一次老师在黑板上指一词之后其他同学心里默记,第一次猜不对,同组同学可能采取各种方式提示,但不能说了其中一个字,猜对者给小队发一枚小标志。因为三轮难度依次递增,孩子们的心里激动的,兴奋的,紧张的,没有一个同学分散注意力。游戏热闹而又秩序井然。游戏结束后,我让大家把自己认为最激动的一个场面写下来,结果大字把要写的部分写的很详细,也很精彩,真正地达到了游戏之中轻松作文的目的。并且学生们非但未把这次写作文当成负担,反而全当又过了一把“游戏瘾”。三. 天天练笔,积累经验,通过多表扬使学生感到自信,向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前进,同时也在学生当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识字量也不大,但也可以培养他们借助拼音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哪怕有一天实在没什么可写,只写一句话也算完成作业,坚持每天从学生日记中挑出一篇最好的,征得同意,张贴在壁报栏中,供同学们学习,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低年级学生写作文只是处于起步时期,所发把日记当作他们练习作文的一种完全自由性质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发现学生的不同方面潜力,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发掘,同时也可由点及面,带动全班作文水平的提高。班里有一个叫王粟的同学,她的日记一向写得很认真。有一次我发现她在日记里写到,星期天去少年宫学习的路上乘车时,发现一位小伙子不给一孕妇让座,反倒是一位爷爷站起来让了座。对于这件事,小作者在记录下这件事情的经过之后,竟有感而发:现在的年轻人啊,为什么不如一位老人懂得文明礼貌呢?我们小学生一定要向这位爷爷学习。短短几句话,言简意赅,说明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已不仅仅局限于简单地记事,写人,而能通过事件本身发现一些社会现象了。这篇日记我在班里做了重点讲解。结果,真的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下一个周末的日记里,章钧志在写到爸爸开快车带他出去玩时,也不忘写一句:“我希望所有的司机叔叔开车时都不要太快,以免发生危险。”管梓伊在看到妈妈与同事聊天因为动情而流泪时写道:“我的心在流泪,我在心里大叫:妈妈别再流泪,女儿希望你高兴起来,笑起来。”二年级的孩子能在作文里出现这样的句子的确让人感动。“表扬”对于学困生来说更不能吝啬,当一位作文成绩一般甚至很不好的学生突然有一次作文写得特别好时,就可以给他打满分,给他给予表扬,对于这一次受表扬的经历,也许他会永远铭记在心,这也将成为他以后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良好开端。班里一向以一句话完成作文的于宏飞,在一次班级测验时严格按要求写了一段完整无误的话,我立刻在卷面上给他打了满分,并加2分以资鼓励,从那以后,他完全告别了“一句话”作文,每次作文都能力合乎题目要求。四. 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孩子实际,教会学生观察,学生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作文。
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没坐过飞机的人让你谈坐飞机的感受,你会茫然不知所措,为什么?不实际,没经历过,无话可说。所以要想上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写出像样的作文来,那么,就把他们带到现实生活中,告诉他们写好作文需要学会观察,让他们依靠眼睛,手,耳朵,鼻子还有头,脑子,把它们的功能都调动起来,从中去真实地感受,提炼和加工,然后把自己要说的话变成文字写出来,这不就达到要求了吗?班里学生李明坤常常在我面前讲到去农村奶奶家捉蝎子,养蝌蚪的事,我发现,他太喜欢蝎子和蝌蚪了,但我并未听出他所说的这两种动物长的什么样。我告诉他回奶奶家时注意观察,去发现蝎子和蝌蚪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然后把它们写出来,就会是一篇好作文。他照我说的去做了,结果作文里描写的蝎子,形象中透出可怕,小蝌蚪栩栩如生,惹人喜爱。张辉在班里发现得默默无闻,而回到家就像鸟儿冲出笼,四处去找小朋友玩。一次他们玩“打卡”游戏,由于他出手不凡,把小朋友们的卡全赢到自己手里,但为了能让小朋友们多陪他玩一会儿,就把卡又分给了小朋友们,结果还被其中一个小朋友的妈妈夸奖了一番,说他懂事,让着小弟弟们,而他心里却暗自得意。作文中字里行间透出张辉的机灵,瞧,这不就是生活中的事吗?总之,作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是在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在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中教学生去循序渐进地了解作文,完成作文。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去寻求更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使新一代人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