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蔡的烦恼
小蔡的女儿三岁,活泼又可爱。 半年前,小蔡夫妇就看学区房了,到现在还没买着好的学区房。小蔡着急,问我没学区房能读好的小学吗。我说我可没这个本事。 小蔡说他们急死了,幼儿园指望不上了,女儿上小学前一定要买到好的学区房。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好的小学是他们看准的起跑线。 很多年轻爸妈的想法。 2.学校没那么神奇 我很真诚地告诉小蔡,学校跟学校有没有差别?有;但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老师重要不重要?重要;但没有你想象中的重要。 小蔡不太理解,愿闻其详。 “五星级高中的老师去教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学生能有几个考上985?一个也没有的可能性很大。生源不好嘛。生源的重要性比老师的重要性更大。” 小蔡说,孩子读小学跟高中有什么关系。 我跟小蔡讲,我不敢说100%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秀,但至少99.9%的老师都是这样的。各行各业都有败类,我不希望因为一个败类不小心进入了教师行业,败坏了教师的名声,而诋毁教师。这样的败类进入其他队伍也是败类。 好小学的老师去普通小学,普通小学的学生能像好小学的学生那样厉害了?不可能。好小学的生源好,他们的家长大都像你一心要买学区房,一心要给孩子一个好的起跑线。好小学的学生都有一群重视教育的家长,这是“好”的重要成因。 3.仔细算算那点“差别” 好的小学和普通小学肯定有差别。好小学一个班级50个学生,将来有20个学生上重点中学,普通小学只有10个学生上重点中学。 看起来差别大得吓人,相差一倍。 好的小学的家长都重视教育,普通小学的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孩子学习不是拼一个孩子,而是拼一个家庭。你的孩子上了好小学,你就要跟这群虎狼家长竞争。你的孩子在普通学校,你只要跟一群猫家长竞争。 每一所普通小学都有学生考上985高校。 仔细算一算这笔账,你的孩子在普通小学和重点小学的区别并没有很大。 你的孩子优秀了,在普通小学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很多;同样的优秀,在好小学未必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这不只是那里优秀的孩子多,还因为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砸锅卖铁地进了好小学,也没有多余的资源和人脉跟人家进行综合竞争。 普通家庭有普通家庭的幸福,豪门家族有豪门家族的痛楚。我们时常看到嫁入豪门的光鲜,时常忘记了进入豪门的种种苦楚。我们时常看到好的小学好的一面,却忘记了他也有局促的一面。我们时常看到50个有20个进入重点中学,却忘了好的小学也有30个进入不了重点高中,而普通小学也不过40个进入不了。 4.精力投掷在孩子还是房子 只要你的孩子优秀,哪怕在普通小学也会有很好的起跑线,还会有更多的飞奔的机会。 孩子进入小学前已经接受了高下明显的教育——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而且是一辈子甩不掉的起跑线。 与其把时间、精力和钞票寄托在买好的学区房上,不如把时间、精力和钞票放在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上。孩子送到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喜欢;孩子送到小学,小学的老师器重,这样的孩子不管在哪所学校,都能赢在起跑线上。 拿出时间培育好孩子吃饭的习惯。 拿出时间培育好孩子睡觉的习惯。 拿出钞票给孩子多买书,从洞洞书到布袋书到绘本书,买上1000本。 拿出时间给孩子一遍遍读绘本,孩子进入一年级前听你读了1000本书。 拿出时间培育好孩子安静倾听的习惯。 拿出时间培育好孩子能定下来安静听讲40分钟的能力。 不要把教育的事情全部推给学校,学校没有那么神奇。 不要以为我给孩子买了好的学区房,孩子的教育我就尽力了。你尽的只是“钱”力,而不是作为父母的“人”力、“心”力。 这些家庭应该做好的事情,你却没有做,后面有再好的学区,你的孩子依然是后面的三十分之一。 5.你爱孩子但不一定知道如何去爱 买房子真的完全为孩子?未必,多少含有投资的成分。 买好的学区房就是爱孩子?是,但未必划等号。你也在用这种方式来逃避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你说,我所有的钱都给你买了学区房,还要怎样? 我跟小蔡讲,孩子进入小学已经有了差距,这个差距是家庭教育造成的。这个差距不是一套房能弥补的,也不是一所好的小学能弥补的。 今天给孩子买一套好的学区房,跟30年前给孩子买哇哈哈饮品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用物质代替心灵,都是用钞票代替灵魂。 与其去期盼后面的那个你不一定能抓住的,抓住了也未必能让你的孩子进入优秀行列的好学校,不如抓住眼前实实在在的培育好自己孩子的机会。 小蔡沉默了良久,发来一张图片,图上只有一个字—— 嗯。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