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量阅读
语言文字的表达需要一个积累和内化的作用,长期而大量的阅读是最好的积累。当孩子的语言有了很深的积淀后,写作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爱阅读。因为阅读广泛,相较于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更加突出,学习能力也比较强。
阅读量大的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词语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在写作上就会有异于常人的用词和构思。
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孩子挑选不同类型的书籍。在低年级,可以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文学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
但是,父母不能强迫孩子接受大人所认为的好书,而是要和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此外,就像给孩子吃东西一样,选择图书也要讲究营养的合理搭配。如果只是让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那样并没有多大益处。给孩子读书,就要内容多元化,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活跃,视野变得开阔。
2、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多练多改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与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忠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3、模仿中创新
孩子们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模仿一些优秀作品,博采众长,积累优美的句子,华丽的辞藻和生动有趣的事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领悟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等到孩子具备了基本功之后,可以引导孩子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见所闻所想写出来,不要给予过多的限制和标准。
写得不好,也不要灰心丧气。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哪里有不通顺不合逻辑的地方,帮助孩子一起改正。再对比模仿过的优秀作文,分析自己的不足。
借鉴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缺陷,在模仿中写出自己的想法,再加以创新,这对孩子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4、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
宏湖是北京某报社的一位编辑,他向邻居高二学生吴菲约稿,没想到吴菲“作文在班里较差”,但是因为稿源奇缺,他还是说服吴菲花了三天的时间写了一篇稿子。后经他的“润色”,文章登出来了,稿费也同时算出来,1600字的文章共得25元稿费。
他想不管吴菲文章写得好赖,毕竟耗时三天啊,25元稿费确实太少了,就自己又贴上15元,凑了个40元的整数给吴菲送去。谁知从那以后,吴菲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拼命写稿,不但是一个优秀小作者,而且在2002年的高考中,以674分的总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作文,不是因为他们写得不好,而是因为教育者缺少一颗宽容的心,缺少一颗发现优秀的心,缺少一颗善于激励和欣赏的心!
5、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
有一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并不期望孩子出口成诗,但是如果孩子有精力背诵一些古文经典,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16岁之前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背诵《论语》《诗经》、唐诗等,每天背诵一部分。天长日久,这些传统经典就会生根发芽,最后长成一方麦田。
父母不要害怕孩子无法消化,这些东西都会储存在他们心里,终有一刻,他们会懂得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并学会欣赏,学会运用。
6、写日记
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日记,正是实践“写”的最佳途径。
长期坚持写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日记的内容不必拘格,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上至浩瀚星球,下至山河大川,小到鸡毛蒜皮,大到国家大事,都可以。要做到有见必写,有闻必写,有为必写,有感必写。
但是一定要每天都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要中途放弃。只有坚持了,习惯才会养成,作文写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7、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概括起来说,要写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点:
①玩中丰富自己的人生实践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和玩有关系哦。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终身玩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而那些文学家、大诗人呢,似乎个个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写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记。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会玩。玩的丰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闭门不出好得多了。
②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立品同白玉,读书上青云。爱读书的孩子,没有坏孩子。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秘诀——多读。精读与泛读像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③思中激发创造的灵感。鲁迅先生说过:“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这就是孔子警示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秘诀——会思。
④写好表达自己的情感。“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清朝唐彪写过《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稳重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由此可见,多写,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达能力。
8、写好作文的最大秘诀——多写
玩的、读的、想的,如实地记下来,加以真情的抒发,就是好作文吧。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例如:美国的教育就非常注重孩子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两方面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