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她的这篇作文是抄的!” “抄得棒极了!” 看完这样的对话,家长们以及教育行业各路大军明显已经按捺不住了,准备立刻“提刀而上”,修正歪风邪气,树立教育正旗。各位且慢,容我从事情的开始说起。 从开学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三次习作。 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写出来的作文质量果真是良莠不齐。好的洋洋洒洒能写一页多,基础较差的孩子写起作文来抓耳挠腮,最后也蹦不出几个字来。学生写作文水平差距如此之大,着实让我头疼。 在这个周的习作指导课上,我表扬了学生小七,而且在班里让她读了自己的作文。
为什么可以“抄”?
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学会“抄”?
(一)运用多种方式
模仿写,就是照着例文写,但是例文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是可以多样的。
名家经典、课文范例、教师下水文、同伴佳作以及反向例文,都可以成为模仿的对象,而且各有优势。
直接选用名家经典为例文,借用经典中无可替代的典范为小孩写作示范引领。选为例文时确保完整,所选部分没有经过较大的删改,让孩子在原汁原味中品出真味。
经校者、教者、学习者的不断磨合、改良,课本作为例文具有无可替代的规范性,是规范化表达的最佳范例。在此类例文中,最值得小孩借鉴的就是规范的选词、查句、结构,同时赏析课例中的明显的写作方法,形成规范化语言图式,养成规范化表达习惯。
教师根据体验结合教学写出的下水文能“对症下药”,对学生的写作有极佳的指导作用。
以同伴佳作为例文,借助“伙伴语言”,降低写作难度,提升写作趣味,实现协同发展。同时,作为佳作”被推选,这类例文的水平略高于同伴中的发展均值,在同伴中容易产生示范、引领、激发写作内驱力的效果。
故意选用漏洞百出的语篇为侧文,揭供批判、反思、对比、修正,这是“反向介人”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当然,例文的呈现模式也很多,以传统阅读呈现,以声音呈现,以多媒体呈现,按需选择即可。
(二)灵活裁剪范文
教学时供给小孩的例文必须经过教师的检验和筛选。
有时候提供全篇确实能保证阅读的完整性,但更多时候局限于教学时间和教学需要,教师要为其做出选择,把最有用的部分单独罗列。
作为例文之前,还可以再次修整,如同剪枝一般,因为这才使文真正成为有意义的教学“用件”。
不同的阶段,需要的“用件”也不一样。
1.基础阶段,模仿优美语段中的简单句式。比如比喻句、反问句、排比句、设问句等句式。
2.上升阶段,模仿较为复杂的句式。比如整句、散句、长句、对句以及整散结合、长短结合的句式。
3.拔高阶段,模仿构思立意,篇章布局优质的文章。比如其在题目、立意、开篇、主体、结构、结尾、语言等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优点。
(三)抓住一切时机
作前介入。
使用合适的例文进行作前介入,能够帮助孩子明确写作意图,激活写作思维,对即将写的语篇有直观的感受,帮助他们完成选材、审题、立意、构思等写作的必须环节。孩子通过对例文的解读,产生切实的体验,在写作实践中模仿运用,使例文成为教学的组成部分。
写后介入。
写作先行,例文在写后介入,是基于写作的学情不同来考虑的。孩子的写作水平不同,对即使是统一命题的写作也会存在极大的差异,写完再介入例文,能让孩子通过比对,找到各自的提升点,让教学目标得以精准落实。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