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将至,如何帮助有点“丧”的学生重振旗鼓?

2019-11-02 00:00 发布

暂无内容  年级 / 2685 0 0

半期将至,班里有些孩子明显有点丧,坚持学习的毅力消退殆尽,做什么事情总不能一鼓作气,为了重振旗鼓,我开启了一段“用行动诠释坚毅”活动,帮助孩子们调整学习心态,重拾信心。


 测试认识自己到底有多坚毅 


首先需要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坚毅。

我说:“孩子们,坚毅就是对长期有意义的目标的激情和毅力。”有的孩子明白了,有的孩子还是有些模糊。

于是我接着说:“坚毅并不仅仅是遇到困难,而是在重要的事情上选择坚持不懈。坚毅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放弃,而是自己深思熟虑后,再决定哪些事是否去放弃还是坚持。”

“哦。”孩子们这才豁然开朗开来。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坚毅程度。请大家按照1分、2分、3分、4分、5分给自己加一个分。”

我开始出题:

毅力测试

1.你觉得自己能坚持自己的目标。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2.你能做事有始有终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3.你能在挫折或者挑战中重新振作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4.做一件事情,你能从长远利益来考虑问题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5.在做作业的方面,你能坚持努力并克服困难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6.在与朋友遇到问题的时候,你能直面问题去解决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7.你能坚持锻炼身体、坚持有规律地作息,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8.在课外的活动中,能坚持练习并从失败中振作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9.你在情绪方面,你能很好地应对担忧、愤怒、低落的情绪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10.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会用逃避的方式吗?

1从不  2很少  3有时  4经常  5总是

等孩子们做完后,我开始问大家:

“请40-50分的举手。”少数孩子举手。

“30-39分的举手。”大部分孩子举手。

“30分以下的举手。”几个孩子举手。

接着我说:“40-50分的同学,说明你坚毅程度还不错,能够自如应对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同时,能够持之以恒做好一件事。”

“30-39分的同学,你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时候容易半途而废,同时,遇到苦难的时候,懂得调节,但不够坚韧。这一部分同学注意调整,就能增强坚毅力。”

“30分以下的同学,请你引起重视。因为这部分同学容易悲观,遇到问题喜欢逃避,所以这部分同学亟需加强坚毅力的训练。”


 怎样帮孩子转化积极思维 

了解了自己的坚毅力程度后,还需要转化一种思维。变消极思维为积极思维,改变自己的想法。

我告诉孩子们:“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决定于他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动机,同时要将你的动机持之以恒地进行行动才能真正成功。”

我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动机)思维方式+(行动)意志力=成功”。

我继续说:“当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消极思维的时候,实际上第一个加数就变成负数,同时,只有积极思维,而没有持之以恒的行动也是不行的。”

孩子们连连点头。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转化自己的思维,把消极思维变成积极思维。”

“如果我被老师批评了,消极思维说:真倒霉,老师针对我,而积极思维会说什么?”

“真幸运,老师又给我提出一个缺点,我又可以进步了。”班上孩子文博说着。

“老师,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后来心情变得越来越好。”另外一个孩子插嘴道。

“比如:这道题太难了,我想放弃。积极思维怎么说?”

“我可以试一试。”

“今天考试考差了?积极思维?”

“这次考试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吉利也抢着说。

“老师,我明白了,改版想法可以让自己更快乐。”艺丹拍着脑门说。

“是啊,思路改变出路啊”我笑着回应孩子们。

接着,我在黑板上出示了“积极思维的九个改变”:


积极思维的九个改变

(1)关于理解:这对我来说太难了,根本没法理解。

➙只要把我漏掉的、忽略的找出来,肯定能搞明白。

(2)关于放弃:我的能力达不到,只有放弃了。

➙问题没有方法多,此路不通,换个方法就好了。

(3)关于错误:我做错了,我很沮丧。

➙虽然这次错了,但以后我就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又学到一招,yeah!

(4)关于困难:我不可能完成。

➙只要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一切皆有可能。

(5)关于足够:已经达到我的上限了。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许再努力一些,我就能再提高一点儿。

(6)关于聪明:别人比我聪明,没办法了,我就是不如她。

➙只要学她的方法,然后认真去做,我也有做好!

(7)关于完美:我的能力只能做这么多,这件事这样就足够完美了。

➙我还要看看这件事有什么可以完善的,只要不断尝试和努力,肯定还能再提高!

(8)关于否定:我没有“阅读”这根筋儿,我就是个书盲。

➙呵呵,只是训练不够而已,不如坚持练习一段时间看看!

(9)关于能力:我做不了这些。

➙我现在可能做不好,但没关系,往这个方向努力,我就会越来越擅长啦。


出示完,我告诉孩子们:“做任何事情,我们多从积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积极。”


 指导用“SMART”制定有效目标

有了有效的思维,还需要目标明确。

我说:“孩子们,一个人的梦想只是一种想法,而目标则是给梦想制定了行动和设定了期限啊。”

“老师,我们制定过很多目标都无法实现。”有的孩子表达了自己的苦恼。

“这一次,我们要学会把坚毅的目标分解成更小,更具体的小目标,也就是SMART目标。”我开导着孩子们。

我把内容用PPT展示出来:

SMART目标是指:

S——明确的,重要的

M——可衡量的

A——可实现的

R——能有收获的

T——时限性

我再具体地阐述着:“目标的‘明确性’是尽量地说清楚你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目标的‘可衡量’就是很容易看出来是否完成目标。目标的‘可行性’是自己你能做到的愿意做的事情。目标的‘收获性’,就是指定目标能让自己有所收获;目标的‘时限性’,需要明确的完成期限。”

接着,孩子们开始制定目标

孩子们此时制定的目标比以前更近了,有的是“早上早起10分钟”;有的是“做作业速度更快”;有的是“让自己每天想一件快乐的事情,改变心情”等等。


 把控4个环节督促实际行动 

1.刻意练习才能增强效果

制定了目标,还需要重复地练习,刻意地练习才能形成习惯。

我说:“孩子们,真正要形成坚毅的品质,改掉你的一个毛病,是需要刻意练习,才能够成功的。坚持改掉一个坏习惯,是刻意练习的宗旨。”

于是,我要求孩子们从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找到自己需要刻意练习的薄弱环节。

(2)找到这个薄弱环节需要克服的方法是什么?

(3)保持专注,并一直练习。

(4)需要一直练习到熟练掌握为止。

(5)找一个人定期指导自己。

孩子们在做的途中,有的开始坚持不住了,这个时候又需要想办法。

2.做一张“好处卡”提醒自己

当然,人都有懈怠的时候,此时,目标需要不断地提醒,我们鼓励孩子们做了一张好处卡,上面写上自己认为坚毅行动的好处。

孩子们制作那可是精彩纷呈,有的制作成名片,有的制作成条幅,有的制成桃心,孩子们写的好处也是发自肺腑。

比如:

李福润说:“每天坚持阅读有益的书籍的好处是增加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涵养,可以培养自己的自控力。”

黄瑞写道:“我的坚毅行动是:早点做完一件事,那么做完就可以玩耍,能提高效率,能做更多事情,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制作完好处卡,我们要求孩子们贴在自己醒目的地方,能够每天能看到。

“可以贴在桌子上,每天想偷懒的时候看一看;可以贴在床头,每天睡觉的时候看一看,给自己增加力量。”

好处卡就这样精彩地诞生了,我继续引导孩子们:“同学们,在我们坚持不住的时候,看一看好处卡,也许它就是我们的一处光,一处温暖,一处动力,激励着我们继续坚持毅力行动。”

3.面对诱惑要这样学会自控

接着,我交给了孩子们如何自控的方法,面对诱惑的时候该怎么办?

(1)情景修正:无法避开诱惑时候。你可以选择选择让自己离开诱惑,比如做作业把手机WIFI自动关闭。

(2)选择性注意:改变环境。当我们无法改变诱惑,那么我们就选择主动改变他。比如,你身边有朋友喜欢拖拉,那用我们的力量改变他。

(3)认知改变:重新认识诱惑。比如认识到抽烟的坏处。

(4)思考后果。不断想到完不成任务会有什么样不好的后果。

(5)随时提醒。随时提醒自己要记住坚毅目标。

4.坚持反思,并定期复盘

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要对以下问题进行复盘:

(1)你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SMART标准?

(2)你的目标是否达到?你会对这些做怎样的调整。

(3)你是否采用了刻意练习的方法?你准备怎么改进?

(4)制作的好处卡,每天看到它后,是否把目标放在重要位置。

(5)你避开诱惑了吗?你还准备怎样避开诱惑?

(6)你把坚毅行动变成习惯了吗?

经过以上的步骤,孩子的毅力逐步增强。

当然,毅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间和等待的漫长过程,但我相信:当一个人的思维积极了,当一个人懂得刻意练习,懂得迎难而上,懂得时刻提醒自己,并用行动避开诱惑,并时刻反省自己,相信用行动诠释坚毅力已经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