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话故事写不长,有一招很灵验——写不下去了,添加一个角色。先添加一个坏蛋,增加一点困难,再添加一个好人,打败坏蛋;字数还不够的话,再来一个坏蛋,坏蛋折腾出一段困难,再来一个好人,打败第二坏蛋。每增添一个角色,就能多出不少字来。
(2)描写景物也容易写不长,有一招也很灵验——罗列。如写美丽的秋天,动物可以罗列出秋天的蝈蝈、秋天的蟋蟀、秋天的大雁、秋天的甲壳虫等等,植物可以罗列出秋天的稻田、秋天的丝瓜架、秋天的紫藤架、秋天的桂花、秋天的菊花等等,物品可以罗列出秋天的藤椅、秋天的路灯、秋天的长廊、秋天的阳台等等,星空可以罗列出秋天的星星、秋天的月亮、秋天的太阳、秋天的雨、秋天的雾、秋天的凉,秋天的热(秋老虎),秋天的人可以罗列出秋天晨练的老人、秋天田野里耕作的农民、秋天上学的孩子,秋天上班的大人,还可以是去年的秋天、电影中的秋天、古诗词里的秋天、小说里的秋天……这么一个一个地罗列出来,罗列得越多越好。一个人罗列不出很多,同学、家长一起来,罗列得足够多了,排一排顺序,每一个内容写一两句话,每一句话10个字,写20-30个那就能写出一篇作文了,更何况,只要加入联想,一个东西肯定不止写10个字。
(3)秋天这么大的话题,有这么多的东西可以罗列,要是写一棵树、一朵花呢?一样。只是罗列出来的东西小一点而已。一棵树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冠又分为树叶、树枝,树叶又分为叶子、叶柄、托叶,叶子有的枯黄,有的微黄,有的墨绿,有的嫩绿,有的鹅黄,有的要冒出一个芽尖,有的叶子是光滑的,有的叶子是凹凸的,有的叶子是薄的,有的叶子是厚实的,有的叶子是有光泽的,有的叶子是暗淡的……每一个这么细分下去,罗列出来,又能有很多。分得越细,可以写的内容就越多。学生写不长作文的一大原因是“囫囵吞枣”,而不能切碎了吃。关于(2)和(3),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罗列。思维导图比较形象,学生也比较有兴趣。关于(3),写一棵树、一朵花,罗列了不少还是字数不多,那还有一个法宝——对比,不断地跟别的树、别的花对比。这个树叶是光滑的,就跟凹凸的树叶对比,这个树叶是厚实的,就跟轻薄的叶子对比。一对比,字数往往能翻一倍。
(4)写事情的作文,写不长也有比较简便的两招。一招是训练学生写人物的对话,只要让作文里的人多开口说说话,作文就长了。作文里的人说了什么,写的时候记不清楚,谁也没有这样的好记性,要靠想象来弥补的,推测大概说了这样的话。学生写不长,常说记不得了,那是实话,却要纠正。要想象和推测,写真实的故事,也要想象和推测,只要肯“想”,作文里的话就多了。另一招是写心里的想法。每个人心里的想法都永不停止,不会写作文的人往往只知道作文要写外部的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鼻子闻到、手脚碰到的,却不知道要写永远不会停止永远跟看到、听到、闻到、碰到相伴相随的心里想到的。只要打开学生心灵的眼睛,写心里的世界,作文字数就会滚滚而来。我常用的训练方法是,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心里的紧张、害怕、高兴、好奇、生气等,然后写心里的想法的。第一次20个字,第二次30个字,第四次40个字,第五次50个字,一次一次地来,练上一个学期,效果就明显了。你会说,管老师,前面你不是说要“短平快”吗?怎么要一个学期?一个学期能彻底解决学生的字数问题、写不长的问题,你说快不快吗?比这更快的,只能叫“揠苗助长”了。
写动物,无非写跟动物玩耍的故事,写发现动物的故事,写跟自己发生的、家里人发生的故事,也可以是动物之间的故事。写人,主要也是写人的故事。童话,也是写故事。附带说一下,写景也可以写一点小故事。这样想来,以上几招基本可以解决作文写不长的问题了。写长不等于写好,然而不怕写长了,学生怕作文的烦恼、焦虑和痛苦,可以减去80%。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