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游记

2018-09-03 00:00 发布

察右中旗第二中学  -1年级 / 高宇欣 3265 0 0

    六日的夏门之行,让我收获满满,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更让我学会了自立自强,学会了与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更懂得了对家人老师的感恩之心。下面就是我夏门之行的所观、所想、所感,与大家共享。



           ——题记



(一)   启程



  仲夏,内蒙古。
  一阵闹铃响过,睁开眼,阳光已经洒满卧室,耀眼的光线中,顿时睡意全无。穿衣,洗漱,整装,集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愉快的厦门之行。
  大巴上一路欢歌笑语,到了机场,一顿喷香的饭定是少不了的。吃饱喝足后,大家有序登机。飞机起飞后,虽然我以前就和天空“亲密接触”过,但我还是被磅礴的云端惊呆了,飞机穿梭在层层云海之上,延绵不断、奇形怪状的云层让人如入仙境,难道真像杜牧《山行》中所说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吗?
  虽说天上风景动人,可这般美丽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来的。有的伙伴出现了不适,但没过多久,一股香气就把难受一扫而光了——贴心的空姐为我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汉堡、饮品。
  吃饱喝足,同学们有的休息,有的观赏机外的风景,有的在兴奋地交谈,大约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空中“遨游”,飞机开始慢慢降落了,着地的一刹那,出现了剧烈的颠簸,有的同学发出夸张的惊叫。出了机场,就感受到了厦门那扑面而来的“热”情,预约好的大巴提前候在外面,坐上大巴,等待着我们的是同样热情的导游姐姐,她为我们介绍了这几天的行程。在去宾馆的路上,极目远眺,郁郁葱葱的热带草木和广阔湛蓝的大海,让我们感到大自然的壮丽;而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则体现出厦门是一座现代化的海滨城市。跟着导游姐姐,我们到了客栈,房间里温色的灯光和卡通的贴纸无不散发着舒适、温馨。
  真期待明天的旅行啊!



(二)炮台  


  浓绿的树荫遮不住热情的虫鸣声,我做着关于今天行程的美梦,被闹钟叫醒后更加高兴。简单地吃了早餐,兴冲冲地前往目的地。
  我们首先去往胡里山炮台,在导游李姐的介绍下,路边的景色好像比昨晚的更加明艳动人:那小巧玲珑的热带植物叫作凤凰木,可爱的小花叫三角梅……痴迷间,就下了大巴车。一路向前走着,突然一座大炮闯入眼帘-克虏伯大炮!身为吉尼斯纪录之最的它毫不客气地展示自己的威武,一场生动逼真的4D电影让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炮台下来,我们沿着宽阔平坦的环岛路骑行。但是骑双人自行车并不容易,它需要两人的团结协作,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我在和伙伴克服了重重困难后终于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5b8546d781d6d.jpg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微咸的海风带我们来到了鼓浪屿。这个具有异国风情的钢琴之岛为我们展示了她独特的美丽。中西合壁的建筑和悠扬的琴声充满了文艺范儿,古巷里弥漫着茶香,沙滩上奶白色的泡沫涨了又退,呆在这里无时无刻不是一种享受。
  彩霞渲染着蔚蓝色,明天天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抓蟹


  也许是昨天玩得太开心,我在梦乡中迟迟不愿醒来。吃早饭时还是感觉有点儿累,但还是阻挡不了我的满满活力。
  穿过了依然美丽的环岛路,领略了挺拔高峻的大王椰,欣赏了香气四溢的芒果树,我们终于到达了涛声阵阵的滩涂。在另一导游小胖哥的指导下,大家开始聚精会神地抓蟹。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滩涂坑坑洼洼,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陷进去,当弄了满身泥水好不容易找到一只小得可怜的螃蟹时,那螃蟹却像脚底抹了油似地开溜了,“逃跑”过程中好像还耀武扬威地挥了挥大爪子,我才不会屈服于一只“八脚兽”,在与它斗智斗勇半个小时后,渐渐地我找到了抓蟹的技巧。我终于收获了几只不是太小的螃蟹,我精疲力尽地瘫在沙滩上,体验到了渔民的艰难不易。但从一开始陷进泥里的惊慌失措,到翻开石头的那种自信满满,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愉快的成长体验?之后大家去海边争先恐后地撒下了地笼,每个人都内心希望自己多抓到到几只螃蟹。


5b854741489e6.jpg


  撒下地笼只需要静待猎物上钩即可,大家本准备趁此时机去玩一场刺激的帆船航行,但天公不作美,只好作罢。大家闷闷不乐地去收了地笼,惊喜的是大家竟然收获了好几只螃蟹,这又让大家恢复了开心的心情,不知是谁率先扬起欢乐的浪花,惹得大家都开始在海边嬉戏打闹。白色浪花飞溅在每个人身上,时间像流沙一样快速逝去。
  生活真是一种享受啊!



(四)云水谣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汽车穿梭在青翠欲滴的山林之间,山中隐藏着整齐的田地,田边人家的烟囱里冒着缕缕青烟。我们坐在车上。被好似穿越了的美景惊得张大了嘴巴。
  这地方的名字像仙境一般缥缈清雅——云水谣。但想不到的是景色比名字更加美丽。怀远楼是圆形土楼,朱门青瓦金匾,一切配合得都恰到好处。这个看似威不可测的大家伙内部,却装满了客家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他们因为战乱而背井离乡,来到闽南;为了抵御敌人,他们建造出一座座高大坚固的土楼,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客家人,原是客居他乡之意,而热爱生活的客家人,靠着他们的勤劳、智慧将他乡建成吾乡,今天的客家人不再是闽南的客人,他们反客为主,化身好客的主人,热情的他们为我们端上了清香的茶水,茶气氤氲着客家人清澈的笑容,更温暖着远方游客的心。土楼确实为纯朴的客家人提供了好居所,他们热热闹闹地住在一块儿,和谐得像个大家庭。


5b85478d13368.jpg


  悠长的青石小道延伸在树林之中,淙淙的流水拍打在石桥上,盘虬卧龙的百年老榕遮天蔽日,我们走在山林之间,心思却不知早已飞到哪里去。
  我独爱这“小桥流水人家”。



(五)故人


  陈嘉庚老先生,一位被毛主席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华侨,也是一位我仰慕已久熟读其生平事迹而无缘也无法谋面的“故人”。他曾经因为生计而被迫下南洋,在功成名就后却为祖国捐赠建设了好几所学院。今天我们参观的好几个景点,就与他有关。
  首先我们参观了熬园。一进门便是深长的走廊,青石浮雕就像历史长卷一般展现在我们面前,其间的人物神情各异,喜怒哀乐全展示在脸上。园中高耸的花岗岩解放纪念碑足足高二十八米,宽窄不一的台阶象征着陈嘉庚老先生坎坷不平的一生。陈老先生的陵盖呈龟壳型,墓圹为风字壳。圹内的青石浮雕则描绘了陈老精忠报国的一生。
  接着我们到达了陈嘉庚老先生出资建造的名校——厦门大学。绿荫铺天盖地地袭来,海风从叶间穿梭而过,留下一地碎影。黑天鹅在平静的湖面上划过,激起一圈圈涟漪。走进芙蓉隧道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厦大校友的涂鸦让隧道活了起来。除鲁迅、冰心外,还有许多著名作家曾在厦门大学求学授课,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厦大的建筑有一个特别之处,中式屋顶加上西式墙体,构成了厦大一道特殊的风最线。


5b8548e563525.jpg


  南普寺中的金身佛让人心生敬畏,海外落日映照出一团团彩霞……
  闪烁的星河缓缓流动,陈老先生是否也化作一颗星星,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六)老院



      白驹过隙,五天的时光转眼间就过去了。最后这天,我们参观了闽南风情浓厚的老院子。
      向南临海,所以闽南人多数选择向海洋方面发展谋生。但海洋边的天气阴晴不定,危机四伏。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位海上保护神——妈祖。在平静清澈的湖面上,一座慈祥的妈祖像正缓缓升起,白里透粉的荷花含苞欲放,静静地伏在妈祖像边。音乐喷泉随着妈祖的升高也不断飞舞变换,给妈祖温柔的笑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水雾面纱。始祖文化区让我们了解到了姓氏的起源,以及他们各自的图腾、家训。我们仿佛看到几百年前的古人伏在案边,手持青墨,静静地在宣纸上写下悠久的历史。
      在品尝完闽南的特色小吃后,我们参观了大型表演——《闽南传奇》。随着灯光亮起,音乐便缓缓地流淌在厅中,观众席开始旋转,我们的目光流连在一处又一处。从盘古开天辟地,到闽南人为了谋生历尽艰辛下南洋,这一路都是血泪史。他们拼搏了,付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为南洋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吃苦耐劳的闽南人在南洋创造了很多奇迹,许多成功人士后来重返闽南,建设家乡反哺社会。这都让我们认识到闽南的传奇历史和闽南人的坚定品质。面对艰难残酷的现实,吃苦耐劳的闽南人也许当时只会对着遥远的家乡,眼含热泪放声大吼一句:“妈妈,我还活着。”


5b854965e134e.jpg


      短短六天的厦门之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与之恋恋惜别。美丽的夏门,不只有热带风情,这儿还有淳朴而坚强不屈的水土人情。即使有千般不舍,但还是要与她说再见了。可厦门美丽的倩影,穿越八千里路云和月,仍时时荡漾在我的眼里,我的梦里……